- 主题:也聊聊为啥我支持索隐
为啥不能两个都有呢?
读红楼梦,索隐派说的悼明肯定是有的,江南织造的某些曹家相关的家族背景也有的。前面有个网友说的,明末文人集体创作,之后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夹带了一些个人私货进去。本来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就明明白白说了不是他原创,是他改编的。
这样两边都说得通了,也不用吵架了,你要说整部书一点曹家的影子都没有,我觉得也不太可信,多少还是有一点的。
【 在 hdrow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以前我是不支持的。
: 总觉得索隐派太牵强附会了。
: 这部分原因一个是我那时候不了解古代文人的书写习惯,一方面是某些索隐派为了证明某个观点,确实太刻意了,甚至解释的都出现逻辑漏洞了。
: ...................
--
FROM 174.164.64.*
批阅十载的意思是看了十年,研究了数十年
如果是自己呕心沥血写了十年,应该不会用批阅这个词,批阅表示看别人的文章。
而且看书中各种线索,成书时间确实应该是明末清初,这就表示了原创作者不可能是曹寅子孙,但“曹雪芹”也没有说自己是作者,通篇都在说自己是改编者。
【 在 h2929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不能两个都有呢?
: 读红楼梦,索隐派说的悼明肯定是有的,江南织造的某些曹家相关的家族背景也有的。前面有个网友说的,明末文人集体创作,之后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夹带了一些个人私货进去。本来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就明明白白说了不是他原创,是他改编的。
: 这样两边都说得通了,也不用吵架了,你要说整部书一点曹家的影子都没有,我觉得也不太可信,多少还是有一点的。
: ...................
--
FROM 174.164.64.*
我确实也很反感考据派把曹雪芹是作者做成铁案,很多人物和事情都是胡乱对照的。
但索隐派也拿不出任何一个让人觉得更信服的作者,最后变成了集体创作。
【 在 hdrow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排除这个可能。
: 但仅仅是一种可能而已。
: 但我看过多方论据后,很反感考据派把曹雪芹是作者做成铁案。
: ...................
--
FROM 98.237.241.*
从朝代特征来说,有点杂糅,明清朝代各自专属的东西都有,理解为架空可能还好点。如果完全是前朝遗老,很难理解为什么会塞进去那么多满清的私货。
【 在 ztz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倒是觉得作者和江宁织造曹寅家没有任何关系。曹寅包衣出身,很难想象这家人会借主角之口说出“小骚达子”“耶律匈奴”之类的话,而且依程高本,整个贾家连奴才带小厮拢共也没死几个人,怎么就“白骨如山忘姓氏”了,
: 还有里面的太监被贾家称呼为“内相”,还有锦衣使等具有典型明朝官僚系统的官职,还有个地点称谓的问题,清朝的时候已经没有南直隶了,旗人的话不会称呼南京、南直隶,只会称江宁
: 所以红楼的作者一定是前朝遗老,不会是旗人
: ...................
--
FROM 174.164.64.*
胡博士是带着任务回来的,这我不信,没那个必要。他就是真心觉得是作者自传写曹家事而已。
【 在 li8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看来,脉络是这样的,一开始就有粗糙的版本,就是悼明的,然后前八十回情节比较平缓还能出版,但是里面各种音域,诗词,沉鱼和批注已经说明那是作者懂后面情节是什么,其实当时的读者基本也都懂;如果说十几条二十几条线索还是牵强附会,那几百上千条就不可能是瞎联系了
: 5呛蠖十八回因为当时的情况不可能出版;后来发现前八十回那么多梗也太明显了,就有了后四十回带偏的节奏,就是为了整部书不被合写。
: 胡博士是带着任务回来的,再去带偏一把,具体什么任务不好明说。
: ...................
--
FROM 174.164.64.*
要是真喜欢讲解,把解说文字提取一遍,整理一下,更容易传播。
比如我看了一个正电兔的视频,讲了4-5分钟,一共就念了十几句话,我二倍速也要看2分钟,但读这十几句话的文字扫一眼就知道在讲什么,有不清楚的地方回头去仔细琢磨文字也比倒回去看视频简单多了。
【 在 li8 的大作中提到: 】
: 女王泡面,正电兔和沧海穷麟解说的各有特点,看了他们的解说,真是豁然开朗,对红楼佩服的五体投地。我现在想起来头皮发麻的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映射,其实大观园里那些帝王将相转世的夫人小姐们,在听刘姥姥说后世发生的事情,不是真正的天才根本想不到这样的鬼斧神工。
: 致嚼搿钡某潭龋嬲钡闷鹨桓觥懊巍弊郑膊诺钡闷鹚拇竺住U庑醋魇址ň褪欠旁诘苯袷澜缫彩羌淝拔赖牧耍戎鞣降男醋鞲鎏逦俗非笮醋魇址ā⑽难匀ズ染凄局禄眉粒呦铝⑴小
--
FROM 174.164.64.*
知乎有正电兔这个账号,写了几个回答,还可以,估计是把视频的内容提取出文字,这就比较容易读下去。
【 在 h2929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是真喜欢讲解,把解说文字提取一遍,整理一下,更容易传播。
: 比如我看了一个正电兔的视频,讲了4-5分钟,一共就念了十几句话,我二倍速也要看2分钟,但读这十几句话的文字扫一眼就知道在讲什么,有不清楚的地方回头去仔细琢磨文字也比倒回去看视频简单多了。
--
FROM 174.1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