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考据派,把红楼梦考据为曹家的家事,曹雪芹个人的自传体小说,实际上和索隐派用的手法类似,对于书中的每一个大人物,每一个大事件,去考证曹家或者曹雪芹的人物关系,曹家发生的大事件,曹家的亲戚朋友人物等等。这手法本质上和索隐派把书中的大人物,大事件对应到明末清初的大人物大事件类似。
只不过区别在,曹家只是一个清朝官员大家庭,从那里面刨东西能刨出来的很有限,人数有限,史料有限,事件有限,就连大观园的原型也没两个可选。
索隐派在整个明末清初这样的大时代大背景下,去找对应的线索,显然能找出来的对应和证据要多得多,也更能让人信服。
按照我的想法,除去对文字本身的解读如评点派,评论派,题咏派不用考虑,
红楼梦实际上只有两派,一派认为是大部分纯虚构文学小说,就当风花雪月世情小说来读就行,不用关心隐写了什么。另一派认为真事隐,大部分内容有原型。
前一派由于书中强调甄士隐比较多,支持者较少。或者说即使当纯文学虚构小说看也没有什么问题,不会引起争论。你看你的,我聊我的。
后一派又细分为曹家家事(考据派)和索隐派(有几个主要学说,明末清初索隐,明珠家事索隐,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说等等),其中大时代大背景的明末清初索隐目前占据上风。
--
修改:h2929 FROM 174.164.64.*
FROM 174.1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