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彻底信服了悼明说,加一个我想到的王熙凤和魏忠贤的关联
那有没有可能是作者就不是满清包衣曹雪芹呢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Insua 的大作中提到: 】
: 曹家是包衣出身
: 妥妥的满清统治阶级
: 既得利益者
: 就像你爷爷是八路军出身 55年授勋
: 你还会写个悼民小说吗
--
FROM 36.1.10.*
所以让你解读薛宝琴十首怀古诗啊,你又解读不出来。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g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预设结论,找证据的怎么都可以做,海绵宝宝都是弄成悼明。
: 历史要讲实证,有逻辑有实物证据。专业且严谨,不会这样附会捉影。
--
FROM 36.1.10.*
你说得这一套完全是胡适之流证明红楼梦是曹雪芹的手段啊,一字不差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g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预设结论,找证据的怎么都可以做,海绵宝宝都是弄成悼明。
: 历史要讲实证,有逻辑有实物证据。专业且严谨,不会这样附会捉影。
--
FROM 36.1.10.*
连红楼梦讲历史都不懂,还敢天天自诩专业,不害臊吗?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g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专业 vs 民科
:
: 你这种就是火箭得烧水洗煤
:
: 专业看你一眼就输了。我是无聊实在看不下去你们这些业余的了
--
FROM 36.1.10.*
等ai能证明黎曼猜想,至少能拿imo金牌,再这么无条件的信任它吧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freesch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36.1.10.*
是啊,暗示明示简直太多了,但凡有点文史水平的人多少都能看出一些。那些完全看不见的人还自称砖家,完全不可理喻。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Corred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悼明说的根源就在脂砚斋本红楼的批语,这里暗示一下、那里暗示一下,生怕大家看不出来,在一些文本意思过于明显的地方,批语反而很少,不知道是被人为抹去,还是怕暗示太过头所以干脆不写。有点基本中国古典文学素养的人看完脂评本都不会再怀疑悼明说。
--
FROM 101.82.243.*
说的这么好,小心被历史学专业学阀批斗哈哈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li8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清易代是不一样的,顺治年间的人口是1600多万,而崇祯年有1亿多,连土地不够的问题都彻底解决了,红楼梦说的白骨如山忘姓氏绝非夸张;还有泉地桃仁,体罚一副文字狱,是中华历史最黑暗的时期,理解这一点才能理解悼明的意义。也正是红楼梦这样一本奇书历经了那样的时代,经过种种修改磨难,到了今天终于开始还原,才让人感叹中华文明的伟大,作为中国人感到由衷的自豪。
--
FROM 101.82.243.*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程高本进行了大幅删改,但客观上也帮助这本书的主体保留了下来。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northsu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到现在怀疑是作者或者作者们故意放出八十回。让人去找结尾,才把这本奇书传世下来。也是为了告诫后人被异族入侵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所幸那段历史没有被搞文字雨串改历史成性的清朝彻底掩盖,所以后世才会明白抗日战争的残酷性,那可真的就是亡国灭种的结局,看看蛙蛙们,才五十年基本就是把小本子当祖宗国了。如果没有朱楼梦这本书,或许那时候还会有更多汪精卫仅仅认为就是一个改朝换代罢了。所以这本书的意义在于此。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4.79.134.*
来一段葬花的原文看看吧:
宝玉笑道:“好,好,[如见如闻。]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踏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好名色,新奇。葬花亭里埋花人。]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宁使香魂随土化。]岂不干净。”[写黛玉又胜宝玉十倍痴情。]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rocka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都道是金玉良缘,安知念木石前盟”,木早已经被用来特指林黛玉了;
:
: 二、原著里常常说,宝玉一想到女儿,就觉得清爽、洁净云云。水才能洁净;
:
: 三、把原著中如此多处出现的“女儿是水”全改成木,难度很大。更别提手抄本多如牛毛;
:
: 四、对你那种解读不利的情况,可以轻飘的解释成原稿不是那么写的。这不是严肃的研究与思考的态度
--
FROM 124.79.134.*
既然你是认可清属水,那就得问问你: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怎么解读?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rocka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都道是金玉良缘,安知念木石前盟”,木早已经被用来特指林黛玉了;
:
: 二、原著里常常说,宝玉一想到女儿,就觉得清爽、洁净云云。水才能洁净;
:
: 三、把原著中如此多处出现的“女儿是水”全改成木,难度很大。更别提手抄本多如牛毛;
:
: 四、对你那种解读不利的情况,可以轻飘的解释成原稿不是那么写的。这不是严肃的研究与思考的态度
--
FROM 124.7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