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脂批和后四十回
脂批明显是读粉加上去的,与作者无关。以《石头记》甲戌本第二回的眉批为例,最可说明脂砚斋批书方式和态度:“余阅此书偶有所得,即笔录之,非从首至尾阅过,复从首加批者。且诸公之批自是诸公眼界,脂斋之批亦有脂斋取乐处。后每一阅,亦必有一语半言重加批评于侧,故又有于前后照应之说等批”。脂本流行之初,一时洛阳纸贵,《石头记》对于抄者来说,是个很赚米的活,必然一哄而上。为了追求产量,难免几个人分工抄写后再合一。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脂本大多不全的原因。全本之间批语的墨色、位置、格式等等不同的现象也很当然了。还有普遍的抄错、漏抄,异体字和错别字,文字被有意无意地“改正”等等。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字体、格式、纸张、回数甚至文字不同等的众多版本,这也是作者所始料不及的。
由于材料缺如,脂砚斋和畸笏叟至今尚不知其何许人也。脂批虽有“导读”功能,但作为证据的意义不大,然其所批之语却一直左右着“新红学”,这是一个奇怪现象。批语的动机是什么?仔细研究,我发现批语有一部分似乎除了作者自己,他人不可能预先知道的内容,是好事者妄臆所为。比如下面这四条元妃省亲时看戏的批语比较典型,戏单后批语道:
第一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第三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
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这四条批语所言都是八十回后内容,但该书是“维那斯”,仅八十回,读者不可能,也没有理由会想到这些所谓“大过节、大关键”,这纯属猜想。根据创作规律,作者也不可能事先将此书全部细节仔细敲定才最后一字不改地下笔,也就是说,作者自己当时也未必知道得这样清楚。而批语这样祥细地知道这些细节,除非他已看过成书的后四十回。批者有预先泄露作者自己也尚模糊的“天机”?这显然是个吸引眼球的噱头。果真如此,看官反而不应再期望有后四十回可以一饱眼福了,正因为没有后四十回,脂砚斋才如此无忌惮。此外我还发现书中许多批语故意语出惊人,如十三回的脂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果然让人浮想联翩,许多新老看官误入岐途,津津乐道,深为扼腕顿足,将此当作主要热点来研究、猛炒,岂不正中批者或抄书者下怀?
--
FROM 117.143.137.*
这根本不可能,那是小说!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书中人物、事件,都有现实中的人物、事件对应。
: 那还是可以理解的。
: 作者批者都对人物命运了然于心。
: ...................
--
FROM 117.143.137.*
这是小说!!不是真事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假如哈
: 有那么个叔侄俩,关系不错,家族也经历过几次重大变迁
: 没事儿就讲讲古,说
: ...................
--
FROM 117.143.137.*
《哈姆雷特》就是莎士比亚?
红楼梦的“身世说”是一种庸俗社会学。将宝玉与曹家连系起来,然后从曹家的经历来证明一种社会理论,达到正治正确的目的。
上几代人,以周汝昌为代表,因为正治原因,不得不迎合,很少有人敢否则,大家太平。可悲可怜
我们这几代人已被毒害得太深太久,被彻底洗脑了,不能自拔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说也是需要现实原型
: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37.*
FROM 117.143.137.*
不可能
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修改编辑过是真的,因为里面有正治内容,不能付梓
他自己说的。自己批自己的书有何意义?
【 在 ganymed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脂批不见得就是一个人批的,也不见得其中就没有作者自己批的
: 明末清初那会作者自己批自己书的做法很流行,这书作者不批才是稀罕事
:
--
FROM 117.143.137.*
唯物史观的反映论?
红楼里的斗争就是社会上阶级斗争在红楼中的反映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姆雷特》不是莎士比亚,但哈姆雷特里人物的性格需要莎士比亚现实中接触到。宝
: 玉可以不是曹家,但是必然是作者内心的投射
: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37.*
FROM 117.143.137.*
莎剧有三十七篇,都是莎士比亚自己的经历?
施耐奄必须做过强盗才能写出《水浒》来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者不可能写出自己没接触过的东西
: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37.*
FROM 117.143.137.*
《红楼梦》作者与《金梅》作者一样,是隐姓埋名的。小说在古代是不入雅流的,小说家即使有天大才能也被视为有辱祖声,属不务正业的三教九流之徒,社会闲散人员,弱势群体,社会地位不如农民,这也是大多优秀小说家不敢署名,成为“无名”小说或模糊难以考证的原因。“仁义道德,羽翼经史,言之大者也;诗赋歌词,艺术稗官,言之小者也;言而至于小说,其小之尤小者乎?士君子上不能立德,次不能立功立言,以共垂不朽,而戋戋焉小说之是讲,不亦鄙且陋哉!”(清 王希廉《红楼梦批序》)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强一点的如三国
: 弱一点的如围城
: 都有现实的影子,无非程度问题罢了
: ...................
--
FROM 117.143.137.*
批书的人与作者都无关的。我也批过《红楼梦》
【 在 ganymed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末清初,有好多小说作者就直接在书里批
: 就跟脂批一样,批在章节头尾以及中间任何地方
: 而且都是假借一个朋友的名义自己批自己的书
: ...................
--
FROM 117.1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