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家不喜欢宝钗,因为她是面具人吧
霍乱时期的爱情,男主人公诱惑未成年少女,并导致她自s。
作者的价值观,和读者理解的作品的价值观,和作品的价值观,这都不是一回事儿。
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深刻描写人性和社会,而不是价值观。价值观要去看道德与法治。
【 在 fus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的确不仅于此,但作者的价值观是主线,偏离作者价值观去谈人物,都是舍本求末。
: :文学作品的价值,当然不仅如此,否则就不需要文学作品了,有某某某宣言就可以了。
--
FROM 223.104.39.*
我说的不是形式,我说的是内容。
我说的内容不是价值观。
【 在 fus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形式。
: 但内核也是根基,没有根基的形式,会自我矛盾,会最终塌方。
: :封建社会不乏叛逆:文学作品也不乏叛逆:文学作品,一般不会因为主题如何就成功或者失败:绝不会的
--
FROM 223.104.39.*
从价值观去评价文学作品,非常狭隘,文学作品不是政治作品,不是宗教作品,也不是法律作品,当然会发挥各个层面的作用,例如座谈会上的谈话就是谈这个问题。但首先是文学作品,要写得深刻,要吸引读者,而不是价值观是否正确
因为人是复杂的,丰富的,社会也是复杂的丰富的,不能深刻地体现人和社会的作品,都不是好作品。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不是形式,我说的是内容。
: 我说的内容不是价值观。
--
FROM 223.104.39.*
试图理解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当然是可以的,从原文看,作者笔下的宝钗有才华,精明,世故,冷漠,很丰富。但是与男主的价值观是背离的,你可以说男主不认同她的价值观,或者作者不认同她的价值观。
但并非所有人不喜欢她的价值观,也不能说她的价值观是错的,或者喜欢她的读者的价值观是错的,或者喜欢她的读者是错的。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价值观去评价文学作品,非常狭隘,文学作品不是政治作品,不是宗教作品,也不是法律作品,当然会发挥各个层面的作用,例如座谈会上的谈话就是谈这个问题。但首先是文学作品,要写得深刻,要吸引读者,而不是价值观是否正确
: 因为人是复杂的,丰富的,社会也是复杂的丰富的,不能深刻地体现人和社会的作品,都不是好作品。
--
FROM 223.104.39.*
我说的,不是作者没有价值观,也不是作品中的人物没有价值观,也不是读者不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这些都不挨着。
【 在 fus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描写的时候蕴含了价值观,人性和社会里面也分轻重缓急,分奏效还是无用,分在意和不在意,分存在或不存在,分是是非非……
: 现代作家都让读者自己分辨,作家不会下场直接分辨的,但作家不是神,他用第三者视角描写,尽可能客观,但依然有价值取向,特别是古典主义小说。
: 否则作品就成了一个混沌物,还能引发什么思考呢?作为读者,也可以发表立场,而不只是必须赞美。人物是立体的,批评也可以是立体的,但不是说不区分,不明确。
: ...................
--
FROM 223.104.39.*
价值观都可以认同,都可以不认同。
但不能因为价值观不同而脱离作品实际而评价作品中的人物,薛宝钗显然不是腹中空无一物。
【 在 fus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是认同宝钗价值观的人,并不认同作者和男主的价值观,为什么不批评作者和男主呢?这不显然前后矛盾吗?
: 我只是看不惯别人逻辑矛盾,其他这些价值观并不关我的事。
: :试图理解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当然是可以的,从原文看,作者笔下的宝钗有才华,精明,世故,冷漠,很丰富。但是与男主的价值观是背离
--
FROM 223.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