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将《金陵十二钗》出版,肯定不是他写的,他只不过增删了五次才付梓。要不要钱是另处一回事,根据《甲戌本》所云: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
《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至脂砚斋甲戌阅再评,仍用《石头记》(《甲戌本》)
《石头记》之名是脂砚斋改的,是第一次用,在此之前是指石头所记之言,不是书名。脂砚斋误解了,才用“仍用”两字。之所以改成《石头记》可能因为“金陵”是敏感词,会有大麻烦,为了太平才改的。
但如果脂砚斋不是书商,他为什么要改成《石头记》呢?为什么他有这权?嫌疑是很大的。
还有一点,作者不愿让他知道这是女人著作,向书商隐藏此书真正的来龙去脉。书商一看,拍案叫绝,禁不信根据传言瞎评,比如“雪芹泪尽而逝”,所以乱评比比皆是。
而事实上脂批本都是手抄的,不可解。
【 在 danxin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却懂您的意思,无非是说古代作家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卖书,所以必然如此。
: 王船山深山著书立说几十年,形销骨立,他为的就是卖书?
: 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泪尽而逝,目的也是为了卖书?
: ...................
--
修改:chunzai FROM 65.49.38.*
FROM 65.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