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本(1754年)缺中秋诗,到曹雪芹去世(1763年)还没补完。这十年他因为某些原因(个人认为是物质原因加部分政治原因)没有再动笔。
泪尽而逝说的是曹雪芹哭小儿子。
这本书对脂砚斋的意义远大于曹雪芹,曹雪芹可以扔十年没动,而脂砚斋到雪芹死后十几年还在批,前后批了有五次之多。批一次要抄一遍,起码一年时间。
脂砚斋就算不是原作者,也起码是重要素材和内容的提供者,是曹雪芹的合作者。
当然,你可以认为脂批都是胡编的。想洗白秦可卿也是你的自由,只是信的人不会很多罢了。
这两句判词和曲子都是曹雪芹写的,你看看这叫清白?给清白的女人用这种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脂批说“雪芹泪逝而尽”,也就是说,写到八十回泪逝而死。但事实上是花了十年,增删了五次,改名《金陵十二钗》流行
--
FROM 114.24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