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没写
所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你提到贾蓉的一个五品龙禁尉,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
这很对
作者写贾蓉这事,
有陪衬贾雨村仕途的意思
但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
贾蓉要花钱
是因为他是个废柴
贾雨村就不一定要花钱
就好比现在上大学或重点中学
学渣要花钱抵亏欠的分数
学霸不仅不用花钱
还可以得奖学金
贾蓉是学渣
雨村是学霸
林如海说的“即有所费用之例”
有“假如需要花费”的意思?
另外这个花费要分开了说
一个是找人需要见面礼之类的
就好比托人办事开口之前先要上两条烟
不管事情成还是不成这礼都要送
等到事情可以成的事后
人家还会具体开个数
比两条烟要大多了
但办不成一般要退回来
(当然也有事情办不成钱也不退的
结果当事人气愤不过给举报了,如那个编译局的事)
林如海的“即有所费用之例”
应该就是两条烟钱这种开销
对贾府这种量级的
估计对方一般也轻易不敢要
或者说
别人求贾府的时候
远多于贾府求人的时候
贾府这个面子不用白不用
总之,
贾政给雨村某差,
应该是不用破费“贾蓉的五品龙禁尉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那样的钱
而且从后文里描写贾政的为官事迹看
他即不会买官,也胆子小不敢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者当然不会明写
: 因为书中已经有章节把这套流程写的很清楚了
: 第十三回,贾蓉的一个五品龙禁尉,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
: 回到贾雨村这段,林如海先说了要用不少钱:“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到真正用钱的时候一笔带过,读者自然明了
再啰啰嗦嗦的写为贾雨村打通某某关节,花了多少,打通另一个关节,花了多少。
谋取4品时花了多少,谋取3品2品时花了多少。这就没意思了。
--
FROM 114.2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