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合一下,林妹妹可能拔到的柳属植物,总共有八种,列在下面:
物种
学名
旱柳
Salix matsudana
垂柳
Salix babylonica
南京柳
Salix nankingensis
南川柳
Salix rosthornii
簸箕柳
Salix suchowensis
紫柳
Salix wilsonii
筐柳
Salix linearistipularis
蒿柳
Salix schwerinii
啥柳好拔?
我在统计CVH里出现的柳属植物物种的同时,也统计了各个物种标本的数量。如果我们粗略地把标本出现的频率等同于物种出现的频率的话,我们就能简单地算出林妹妹最容易拔到哪种柳树了——如果她不挑的话。
结果不出所料的,最容易拔的依然是旱柳,和鲁提辖挑的那棵一模一样。在我们调查的区域内,旱柳的丰度大概是45%,基本上两棵树里就有一棵旱柳,其次是垂柳和紫柳,分别占31%和12%。而最难拔到的应该是南京柳,在所有的标本里,南京柳的比例将将超过1%,字面意义的“百里挑一”了。
旱柳和垂柳的分类学定位还有争议,万一归并的话…… |
Steven Severinghaus / flickr.com
但是不得不说,垂柳、旱柳一旦长成,都可以是18米上下的乔木,六层楼那么高,不说倒拔,就算是砍倒放在地上,你换鲁智深来,也难说搬动它分毫。所以我们得考虑一下柳树的身材,有没有更纤弱一点的呢?
答案是:当然有。实际上,除了旱柳、垂柳、紫柳这三种最常见的柳树是乔木之外,剩下的几种柳树都可以是灌木,最高也就是小乔木封顶。而最低矮的要属簸箕柳,它纯粹就是临水而生的小灌木。林妹妹中途靠岸下船的时候,不小心脚底一滑,慌乱中错抓住一根簸箕柳的枝条来维持平衡——“倒拔垂杨柳”的成就“叮”地一声就被点亮了!
簸箕柳的高清写真一组 |
He L
et al.
(2019)
PhytoKeys
131:27-35
哦顺带一提,簸箕柳的种加词“suchowensis”,正是得自黛玉的故乡苏州。
还能更简单一点吗?
但,那可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呀,灌木是不是还是太难了?别着急,虽然柳属里面我们的确是没办法找到更好拔的了,但是我们不妨找一些名字里带“柳”的植物来当平替。
首先我们排除一些过于牵强的名字,比如说柳叶XX(包括但不限于柳叶白前、柳叶牛膝、柳叶刺蓼、柳叶蓬莱葛等等),这些只是说它们的叶子都是披针形,很难和“垂杨柳”直接挂上关系。(虽然已经开始不讲武德了,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假装自己很有原则性呀!)
然后我们像刚刚一样检索CVH的标本库,就找到了……8米高的雪柳(?)、30米高的青钱柳(??)和70米高的柳杉(???)。
柳杉大概长这个样子(注意图片上的小人),林妹妹似乎抄着碗口粗的柳树冲着我过来了…… |
Chris 73
/
Wiki Commons
日历娘的推荐
柳杉之大,常常一张图放不下。我国的柳杉其实是日本柳杉的变种,几年前风靡一时的游戏《旅行青蛙》,其中一张明信片便是蛙儿子和日本柳杉(的部分)的合影。
这棵树叫绳文杉,它是目前已知体型最大、最年长的日本柳杉 | 旅行青蛙
关注下方公众号,向物种日历回复【日本柳杉】,查看这种高大威武的树种。物种日历世界上的生物只有两种——已经出现在物种日历的,以及将要出现在物种日历的。这里既有萌点奇怪的『冷知识』,也有丰富『走心』的自然科普。每天一物种,带你看世界。4200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呃抱歉不小心找错了方向,往小里找,至少我们还有一米五高的蔓性灌木杠柳嘛,此外还有好几种草本的柳叶菜!(虽然,柳叶菜也符合“柳叶XX”的通式,这让人有点心虚……)
但是不得不说,柳叶菜科的三种植物——柳叶菜、长籽柳叶菜和假柳叶菜,都是绝佳的候选。它们都是草本植物,都生长在水边所以根系较浅,而且都是主茎明显,让人感觉趁手好拔。顺带一提,它们的花也都有那么一点点好看。
柳叶菜的花 |
Jon Peli Oleaga Olabarria / wikimedia commons
如果这三种还要一较高下的话,我们将不得不从手感乃至更小的细节进行区分了。柳叶菜和长籽柳叶菜都密被柔毛与腺毛,手感粗糙,显然不是林妹妹喜欢的;而假柳叶菜茎干光滑,无毛或者被微柔毛,这一点假柳叶菜加十分!
假柳叶菜的花要相对逊色一些,但那也比真·柳树们的柔荑花序强多了!| Show ryu / wikimedia commons
更具有决定性的是,柳叶菜和长籽柳叶菜都是多年生植物,有着更强的根基,而假柳叶菜是一年生植物。林黛玉两次进贾府都是秋冬季节,试想一下,林妹妹信步下船,望着运河边萧瑟的景象若有所思。终于,她忍不住揪起了一根残枝两片败叶……没错,那是假柳叶菜,是“柳”!
也不知道黛玉后来不让宝玉拔枯荷,是为了“留得枯荷听雨声”,还是因为“这个我熟,放着我来”。
番外篇
虽然林黛玉已经轻松地倒拔了“垂杨柳”,但是我们的考据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漏洞——没有说人家是今生今世倒拔的呀?
黛玉的前世是生在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绛”是“暗红色”,“绛珠”指的应当是“暗红色的圆形果实”,“绛珠仙草”那么就是“拥有暗红色圆形果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非常的直观。至于它的生境则比较有意思了:“西方”、“河边”、“石畔”,这几个关键词,指向了水资源充沛的西南山区,即喜马拉雅-横断山区一带。
综合以上的形态学以及植物地理学上的证据,我们可以初步认定,绛珠仙草,应该就是流石滩上的一株桃儿七,小檗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们高20-50厘米,生于西部山区的林下、林缘湿地、灌丛中或草丛中,淡粉色的花十分美丽,果实也很可爱。
桃儿七的花 | Kerry Woods / flickr.com
桃儿七的“绛珠” | Andy king50 / wiki commons
不过就算是神瑛侍者再怎么精心灌溉、培育它,“绛珠仙草”最高也就是半米的身高。她能欺负的,估计也就只有西南山区高海拔常见的青藏垫柳组的物种,譬如青藏垫柳。
石缝里的青藏垫柳|ghislain118 / wiki commons
青藏垫柳“树”高极矮,植物志对这个类群的描述是“垫状灌木,主干匍匐”、“当年生枝红褐色,斜升,高数厘米”。这理论上的确是黛玉(Prototype)可以应付的高度。只不过就别贪心把“垂杨柳”整个儿拔下就好了,毕竟真要是把青藏垫柳的匍匐枝给竖起来,那还是比桃儿七要高得多的。
严格说来,本文并非是一篇足够严谨的考据,因为……被考据的内容过于无厘头了。作者和编辑采取了很多让文章更有娱乐性的操作,所以请不要把本文的结论当作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结论!
另外,柳属的形态分类其实做得不太好,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甚至没有一套让大家都感到满意的分类体系。为了方便筛选记录,文章中采用了与CVH一致的分类体系,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在另外某套或者多套体系里面被归并或者打散的种,望知悉!
至于“林黛玉倒拔垂杨柳”这件事有多离谱呢,这么说吧,我们让AI画“林黛玉倒拔垂杨柳”,这是AI交的作业……
作者:媗媗
编辑:老猫
题图来自新浪微博@画画-Q,版权属于原作者
--
FROM 180.13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