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后面 “芹为泪尽而亡”,看是作者群里哪个“芹”;为泪而亡的是绛珠仙草 也可以是剧中人,
“稿未竟”也可以是剧中人的稿未竟。
那幅画 之所以被政委, 是胡适及其类, 先入为主的设定一个曹寅家遗孙为“曹雪芹”,来与画中“雪芹”“雪琴兄”比对,产生的落差,而不是画作艺术本身!
当年看过的另有五人题跋, 表现出的是认可, 是出于艺术本身, 能让李秋君临摹 张大千“携带国外”也说明该画作的水平。
红学家们的魔咒是:曹寅家有个孙子辈的“曹雪芹”,他完成了红楼梦这部禁书!
这成了他们的紧箍咒,一切以此为准绳。
始作俑者胡适, 晚年再想“小心求证”, 已经迟了
【 在 icete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别说,还真是挺对这些人的胃口的,哈哈哈。
: 主要是那个“壬午”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 印象那幅画也被证伪了?好像以前看过,说是摹本,题跋也是拼凑的。
: ...................
--
FROM 117.15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