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为纲的说法,似乎进入了教材,反正老师都是这么教的,原来出自这里
这种说法有政治方面的道理,不过掩盖了红楼们的主体:贵族家事,公子小姐情怀。四大家族及贾府兴亡只是个大背景而已。所以这种说法评论红楼梦,实际上是抓小放大、有失偏颇的。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1954年春天,润之乘火车去浙江绍兴东湖时对田家英说:“红楼梦我读过几遍。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护官符是阅读红楼梦的一个纲”
: ※:鲁迅曾评《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好象漏说“政治家看到反腐”。润之不搞闷声发大财,对豪强恨之入骨,扶贫锄强精神可赞。
: 附《红楼梦 护官符》原词:
: ...................
--
FROM 43.13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