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思考过风月宝鉴的问题,由于书名曾经叫风月宝鉴,为什么?我感到下面两点正确:
1,美女和枯骨在buddhism中是常见的表象与实质的类比;
2,作者暗示此书揭开风花雪月的表象,另有一番残酷的景象:包括大观园内外的politics、gov对贾府的虎狼之势等等。
在这一层面上针对文本的讨论在红学界几乎没有,索隐派更是把min翠引入红学,颇为龌龊
【 在 namoamituof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管怎么解读,就当成瞎玩好了,还认真啊?曹雪芹说了,你们闲的没事,拿出来把玩,消磨时间,他就知足了。这么多派,没一个人能解释“风月宝鉴”铜镜,都是基础不扎实。
--
FROM 111.4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