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本身都有非常多的谜语,谶语,有很多平平常常的一句话,今人看起来完全没感觉
,但有了甲戌本和庚辰本的批注之后,你才知道作者原来还有这层意思在内
举两个例子:秦可卿挂掉之后,出殡的时候有个旌牌,上书“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
初读到这里很可能就被作者前面所述的“朝代不可考”的语言蒙蔽了去,以为只是简单的
交代一个不详的朝代,但甲戌本这里明确批注“奇甚,妙甚,兆年不易之朝,永治之国”
,一个旌牌而已,有甚奇妙处?但如果当作谜语来解密,会发现“兆年不易之朝”指的是
万历,永治之国指的是泰昌,所以才有奇妙的批语;
还有一个是李纨的一句评语,“女子无才便有德”,初读可能直接忽略过去了,但脂砚斋
怕你看不懂,批注“有字改得好”,作者把“女子无才便是德”改为“女子无才便有德”
,一字只改,意思似乎都不变,为啥改得好?因为她影射的是“孔有德”这一类人。
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抠字眼细节,如果没有脂砚斋的批语,在不了解作者意图的情况下非
常容易忽略掉,读者就像沉迷在风月宝鉴正面的贾天祥一样
【 在 d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不靠逻辑靠谐音拼名字等做证据的可信度太低了。
--
FROM 106.8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