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一点,你说的这个细节可能是对的。但我一直的观点是索隐要看大方向,所谓纲举目张,在细节上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这里面很多的影射就是作者临时起意,要做到前后完全逻辑一致,其实对创作者的要求太高了。
关于第二点,如果是指狭义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能解读的大概就是暗示了薛宝钗最后死在冰天雪地中,这和很多人解释薛宝钗影射对象皇太极是对的上的。
如果是广义上包括了判曲,那就容易解读了: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翻译过来就是:你们都已经接受了清朝占领了天下,但我还是怀念前明故国。每天空对着清朝的统治者,但始终忘不了华夏故土。叹人间美中不足,虽然现在苟活于乱世,统治者也没拿我们怎么样,但终究亡国灭种之恨让我始终心意难平。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cldysm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个小问题:
: 前面牡丹代指华夏子民被作成药吃了,后面又是宝钗的花签,是不是有点矛盾?
: 宝钗的判词如何预示满清的兴起?
--
FROM 119.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