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第三点说的挺好的。映射也好对应也好隐喻也好,往往是要揭示出比单纯谐音梗更深一层的深意。
比如甄士隐、贾雨村这类谐音梗是很直白的隐喻。把贾敬映射成嘉靖看似完美,但是同时把黛玉映射成崇祯,薛宝钗映射成皇太极,此三人在小说中的互动是否揭示出作者的某种倾向性或者立场性?有任何发人深省的意义吗?彰显出什么国仇家恨了?我们还不要说有一多半人认为薛宝钗是比林黛玉优秀的呢。他就是为了埋汰一下这几个人吗?
如果是这样,那作者是个艺术弱智。他做出的选择没有达到一丝一毫的哀悼效果。
【 在 dreamingw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双方思路隔着鸿沟,想知道大家到底因何觉得悼明这个主旨让红楼梦变得更加伟大:
: 1、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手法具有高超难度,能在完整故事中暗藏两条线,并且所有线索严丝合缝,具有超越所有其他文学作品的超强写作水平。
: 2、悼明论的立意让整个故事逃离了小情小爱,从而体现了作者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整个故事从家族兴衰变成了政治隐喻,时代悲歌。
: ...................
--
FROM 111.4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