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所说的“满门被屠,被人像猪狗一样对待”显然是错的。
相比之下,程高本后四十回更符合判词和曹雪芹原意。
因为判词就明明写了“老来富贵也真侥幸”也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一部分,说明贾府至少有一部分人延续了之前的富贵生活,此其一。
按照判词,贾兰中举做官,而贾兰是贾政一房的嫡长子嫡长孙,是贾政一房的代表,也说明贾府有复兴的希望。此其二。
程高本也没有实写贾府复兴,而是几乎通篇都在写衰败,只有结尾借他人议论说贾府又要起来,而所谓兰桂齐芳更是连一个字的具体描写也没有。所以程高本是尽量符合判词来组织情节的,只是与曹雪芹原意不尽相符,按照脂砚斋批语,贾府衰败程度是比程高本更甚,但按照判词,仍然是存在老来富贵也真侥幸和贾兰中举这些复兴迹象的。此其三。
曹家是贾府的原型,红楼梦是曹雪芹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曹雪芹作为传统文人也不会诅咒自己的家族万劫不复。此其四。
红楼梦前半部风格是繁华鼎盛中透着悲凉,从风格的统一性上看,后半部情节应当是惨淡衰败中蕴有生机,与前半部形成前后呼应的艺术整体,此其五。
【 在 sanqig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鲁老的话说,红楼梦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或者说把有价值的东西的破碎过程,入木三分呈现给大家
: 没有经历过从皇族的奢华、跌落到满门被屠,被人像猪狗一样对待的,没有这种落差,都写不出那个味儿
: 这玩意儿可比一般的灭门悲剧多了,白骨如山忘姓氏,你品品,字字千钧,这心情用辛酸泪几个字描述都隔了一层
: ...................
--
FROM 111.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