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建议版上定一个“会游”的参考标准,以防吵架和抬杠:)
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是没机会了,你练练说不定有。
我之所以在没划手机会的前提下还是忍不住划手了,纯粹是破罐子破摔。
现在我见人就说自己学的是狗刨。
【 在 cn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打腿又变了?之前说是练短距离暴打腿,现在又改一千米了啊,那我打腿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还有机会进入划手阶段不?
来自 LYA-AL00
--
FROM 112.224.32.*
我赞同普通人努努力达到瓶颈,但是很难定义普通人、努努力、瓶颈三个要素。
比如20岁和50岁的人,根本就不是一种人,无氧能力前者远高于后者。
再说,怎么取样“普通人”呢?除了一级及以上运动员,有承认自己是“不普通人”的吗?常年游泳爱好者,会觉得自己群里的伙伴是“普通人”,泳姿笨拙的大叔大妈就不是“普通人”。
再说“努力”,普通人每周游3次,每次1小时,持续游一年,就挺努力了。但是和天天游、每次4000米,训练量差了好几倍,后面那个据说八中就有好多,也是普通人,否则凭啥说人家不普通。。。。
瓶颈也很难定义,多长时间突破不了叫瓶颈?怎样验证瓶颈突破不了是真的难以突破还是努力不到位?
所以我建议找一些客观标准,不要找“我周围的”主观标准,否则容易造成幸存者偏差。
再说,就把别人算成是学会了,对咱有损失吗?没有的话,标准放宽一些有啥不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嘛。。。
【 在 syw21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标准定的挺好
:
: 像围棋,业余1段,基本功扎实,很快就能达到。
:
: 进一步,以前的业余5段,虽然,普通人通过努力都能达到
: 但是,花费时间不等,有天分的可能2年之内,有的则要10年,甚至更久
来自 LYA-AL00
--
FROM 112.224.32.*
【 在 emeraldlu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赞同普通人努努力达到瓶颈,但是很难定义普通人、努努力、瓶颈三个要素。
: 比如20岁和50岁的人,根本就不是一种人,无氧能力前者远高于后者。
: 再说,怎么取样“普通人”呢?除了一级及以上运动员,有承认自己是“不普通人”的吗?常年游泳爱好者,会觉得自己群里的伙伴是“普通人”,泳姿笨拙的大叔大妈就不是“普通人”。
: ...................
分析得很详尽啊
--
FROM 111.207.1.*
那我继续抛板砖哈,
按照本版津津乐道的广州中考标准,分为一类和二类,二类可以选两项,得分相对容易,但每项权重小。
一类只能选一项,也就是专攻的那一项,权重是按得分的20%计入体育总分。咱们看看大家都选哪些项目:
各个项目考生选择人数情况为:一类项目中,中长跑85636人、游泳1591人。二类项目中,一分钟跳绳52442人、三级连续蛙跳22425人、立定跳远13615人;投掷实心球21885人、推铅球2685人;足球56892人、篮球7823人、排球2311人。
男子千米和女子800米跑的满分成绩分别是3分37秒和3分22秒,就这,大家一类项目还疯狂选中长跑,不选游泳呢,可见游泳那个标准有多难达到。
我赌一包辣条,按照本版标准(广州中考),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跑步!
我就不会跑步,再继续灌水,也要不会走路了~~
哈哈哈哈哈~~
【 在 syw21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析得很详尽啊
来自 LYA-AL00
--
修改:emeraldluna FROM 112.224.32.*
FROM 112.224.32.*
【 在 emeraldluna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继续抛板砖哈,
: 按照本版津津乐道的广州中考标准,分为一类和二类,二类可以选两项,得分相对容易,但每项权重小。
: 一类只能选一项,也就是专攻的那一项,权重是按得分的20%计入体育总分。咱们看看大家都选哪些项目:
: ...................
游泳,场地,比跑步还是更高,相比游泳池,跑道常见
练跑步更简单一些,还不用换衣服,有条道基本就能练了
另外,我还没吃过辣条呢,^_^
--
FROM 111.207.1.*
选铅球和排球的都比游泳人多,练铅球的场地多难找啊,不仅挑地点,还挑时间,否则一不留神就砸几个脚。
铅球我也不会,哈哈哈。
要是生在新时代的广州,只能立定跳远和跳绳了,这俩是真不挑地方。
我也没吃过辣条,嘻嘻~~~
【 在 syw21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游泳,场地,比跑步还是更高,相比游泳池,跑道常见
:
: 练跑步更简单一些,还不用换衣服,有条道基本就能练了
:
: 另外,我还没吃过辣条呢,^_^
来自 LYA-AL00
--
FROM 112.224.32.*
【 在 emeraldluna 的大作中提到: 】
: 选铅球和排球的都比游泳人多,练铅球的场地多难找啊,不仅挑地点,还挑时间,否则一不留神就砸几个脚。
: 铅球我也不会,哈哈哈。
: 要是生在新时代的广州,只能立定跳远和跳绳了,这俩是真不挑地方。
: ...................
其实,我也想选立定跳远和跳绳,哈哈
大学时,1000米3分30以内,但是,感觉很痛苦啊
--
FROM 111.207.1.*
普通人很好定义啊,比如中学时体育75分,中不溜秋平庸之才
普通人就是一周保持一两次下水,下水一个小时,心率低于120就继续,不要长时间站在池边
体育能90分的和每周刻苦训练的肯定不能算
当然初学者每周一两次不行,开始一周得三次及以上,不然每次下水光回忆上次成果得半小时,学会了可以频率低点
不要看不起大妈,我见过胖大妈在水里蝶,蝶得还不错,胖大妈年轻时候可能也是个体育达人
姿势不对就是不对,大妈大叔他们不愿意纠结姿势不正确,那我们也没办法,他们已经对这个世界没有追求了
而且正确的姿势不容易受伤
他们但凡花点心思,就能提高。同样是锻炼一个小时,为什么不能练好点呢?运动同时就那么不爱动脑吗?这就是我为什么对他们苛刻,觉得他们不会游的原因
【 在 emeraldlu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赞同普通人努努力达到瓶颈,但是很难定义普通人、努努力、瓶颈三个要素。
: 比如20岁和50岁的人,根本就不是一种人,无氧能力前者远高于后者。
: 再说,怎么取样“普通人”呢?除了一级及以上运动员,有承认自己是“不普通人”的吗?常年游泳爱好者,会觉得自己群里的伙伴是“普通人”,泳姿笨拙的大叔大妈就不是“普通人”。
: ...................
--
FROM 115.238.94.*
选游泳的人数确实少的令人吃惊
1591人,我觉得全广州坚持游泳长训班的应届生应该不止这个数啊?
广州那个标准确实很严,但我觉得大致是合理的,跑步一样很难到满分啊,对大家都一样难就公平了。
学校提供个场地让你练跑步扔铅球还是容易,让学校提供游泳池强人所难了,虽然确实一些。
另外,大部分人就是不会跑步,而且这个要引起重视,因为我就是这样啥都不懂为了锻炼身体去跑步,结果膝盖伤了。走路也是,每天暴走多少步然后膝盖伤了不能多走。
反而游泳嘛,作为初学者,我倒是部分赞同你的观点,因为初学者去泳池扑腾并不容易受伤啊,所以不会游就不会游吧,也不妨碍在泳池里玩水。
但是在版上了解一下学习游泳的正确路径是有益的,说不定有些有毅力的就走上了标准化的路径呢。
【 在 emeraldluna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我继续抛板砖哈,
: 按照本版津津乐道的广州中考标准,分为一类和二类,二类可以选两项,得分相对容易,但每项权重小。
: 一类只能选一项,也就是专攻的那一项,权重是按得分的20%计入体育总分。咱们看看大家都选哪些项目:
: 各个项目考生选择人数情况为:一类项目中,中长跑85636人、游泳1591人。二类项目中,一分钟跳绳52442人、三级连续蛙跳22425人、立定跳远13615人;投掷实心球21885人、推铅球2685人;足球56892人、篮球7823人、排球2311人。
--
FROM 59.34.234.*
rock and roll
--
FROM 223.7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