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xiaoju (可爱的龙猫)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人研究的结果是这样的
大概40年前的游泳教材上面大致观点确实是这样的,就是打腿相对划手来说氧气消耗的
效费比比较差,因此短距离选手玩命打腿甚至未必是6次腿,而且幅度很大,但是长距离
选手哪怕高水平的也大都是中交叉(划水频率比较快)加2次腿为主,节省氧气。但是
实际对业余爱好者来说,2次腿不太容易,比如我自己游2次腿我就觉得腿的位置不够高,
实际我游长自经常是4次腿(2次幅度大2次幅度小),我不是专练长自的,也就是随便游,
凭感觉。当年无论国内王大力还是国外霍夫曼、帕金斯大概都是这种游法(中交叉,
3划1呼两面呼吸,氧气不够就只能2次腿)
大的变化可能是鲨鱼泳衣出来以后,具体张琳运动员生涯中后期,输给朴泰桓的时候总结
教训主要就是自己的腿不够,以后要多练腿。为什么出这个变化,我个人猜测可能是鲨鱼
泳衣之后带来的变化,就是有机会让阻力更小,然后前交叉但是每次力量更足,划频下降
阻力更小,因为划频下降所以3划很难持久,从3划改成2划1呼,让氧气变充足,所以起腿
很明显,用6次腿弥补划频下降带来的损失。
这个就是分配的问题:
中交叉划频快(阻力有可能更大),更多采用3划1呼的,相对来说比较缺氧,2次腿多;
前交叉划频慢(阻力可能略小),更多采用2划1呼,相对来说氧气充足,如果觉得氧气
用不完的,可能会用多次腿,这样也更平衡,用了更多的肌肉,要不腿太闲了。
注:
1.前交叉因为手在前面停留时间比较长,所以划频慢这个容易理解,阻力小也是因为手
在前面伸直的时候肩没露出,这个形状阻力比较好。
2.在氧气足够的情况下,动用更多肌肉参与推进,其实是好事,氧气不够就没办法了。
3.业余爱好者,随便你打几次腿,如果2次腿不能让腿的位置足够高,那还是规规矩矩
多打打腿吧。
--
FROM 123.11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