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道医与中医有何异同?
易经,黄帝内经也是道家经典
道德经不是老子凭空想象出来的,是易经,黄帝内经之后的道学思想又一次创新和集成.
【 在 isaacov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也不对,中医肯定比老子出现的早
: 当然,天人合一也不是老子时代才有
: 道和中,其实是一个意思
: ...................
--
修改:pumc FROM 124.127.70.*
FROM 124.127.70.*
我在本论坛wisdom跟别人讨论才发现的
很早就接受了基础中医教育,没有深入思考,道学原来是中医的根本,当然后期中医也借鉴了儒学的理念,用药中的君臣佐使.
【 在 dashudash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看张至顺道爷视频里说的才知道的
--
FROM 124.127.70.*
黄帝内经成书不知道哪个时代,看名称,黄帝时代早于周朝,周易在周文王时代,道德经是春秋时代
【 在 profoun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道德经应该是黄帝内经之前出来的吧?
--
修改:pumc FROM 124.127.70.*
FROM 124.127.70.*
也要辩证的看,那个时候都是竹简,实践中形成理念,再指导实践,又是首发,黄帝时代开始也并非妄言.况且还有周易呢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黄帝内经成书在先秦,春秋名医扁鹊之后。
: 名虽然为黄帝,托古而已,不能太认真。内经应认真。
--
FROM 124.127.70.*
理论和实践是相互结合的,不管中医还是西医,最终的结果是要治好病,经方也好,时方也好,理论再牛,看不好病也没用,自然会被淘汰
【 在 isaacov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么一说,我倒绝对经方派对应道家,时方派对应儒家
: 另外君臣佐使的思维模式和西医是一个水平,看不见经络,搞不清病因病机,只能想象,主要化学成分为君,组配物是臣,剂型附型剂等于佐使
--
FROM 36.11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