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个关于中医的基金
真人真事。
同事写了一个基金,150万。题目“基于xx反应的中医药物分子的改性”,xx反应不能明说,否则可以查到这个同事的名字,华东某高校985大学正教授。
结果某基金的官员赶紧给他打电话,语重心长的说,小x老师,本子写的非常好,但是我们中医不承认分子,只有复方和单方。
于是标题改为“基于xx反应的中医药物单方的改性”。审稿评价巨好,顺利拿到基金。
--
FROM 39.174.145.*
明显反智。
他的本子明显是把利用现代化学手段分析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再根据分子上的特定取代基(如羟基,羧基,胺基),用化学反应的反应进行化学改性。
中医否定化学,否定物理,否定现代生物学,解剖学,怎么可能发展?抱着几千年前的皇帝内经继续宣传牛逼?西医如果抱着几千年前的放血疗法,早给扫进垃圾箱了。
连基金的官员都表示道歉,说他知道用“单方”代替“分子”是不对的,他没好意思用“反智”二字。因为吃这碗饭,不得不让同事把分子给改了。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这个修改是大致正确的。
: 绝大部分的中药,成分都很复杂。极少成分单一的,如食盐、砒霜。
: 单方药物算是给自己留下了余地。
: ...................
--
FROM 39.174.145.*
食盐和砒霜通过元素分析仪器和粉末衍射,可以明显分析出次要化学成分。虽然主要成分初中化学就都学了。中医抱着单方不去学习化学,还有什么道理在这里白话?
成分都很复杂,就是不分析成分的理由了?类似于问题很难,就不学了?惰性还说的这么理直气壮?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这个修改是大致正确的。
: 绝大部分的中药,成分都很复杂。极少成分单一的,如食盐、砒霜。
: 单方药物算是给自己留下了余地。
: ...................
--
FROM 39.174.145.*
火药,中国百姓日用而不知原因,于是1840年被知道火药化学反应的英国人揍了一个鼻青脸肿。
这种例子这么多了。老祖宗给留下了血的教训。
为啥还要迷信生姜加熟姜有用?而不去理解化学反应?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明显,没有论文,空对空,谁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反智的是你自己吧。
: 对单方中药进行改性的例子,中医很多。
: 比如炮制,甘草炮制之后就变成了甘草(制)。生姜不行,得怎么处理变成熟姜。这两味药在一起,就能治疗风寒感冒。
: ...................
--
FROM 39.174.145.*
对。
屠呦呦如果抱着青蒿能治病,百姓用而不需要知其原理,怎么能量产青蒿素救活无数人?
还不是分离萃取青蒿素,获得核磁数据,单晶数据?然后用这个成分进行双盲实验,证明确实就是这个成分起作用?
【 在 longxing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以前看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一个院士简介,研究延胡索这一味药,中医是活血化瘀止疼的,他用西医的研究方法鼓捣出一堆东西开发出用于止疼的西药,由于这个巨大贡献评为某年的院士,似乎和屠呦呦一个套路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MX2117」
--
FROM 39.174.145.*
结论就是打死也不去把人参的成分去研究清楚。
中医人就是这种逻辑,连小学都不一定能毕业。
【 在 v2 的大作中提到: 】
: 残残们早研究了嘛,人参的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但叶子里的人参皂苷含量更多,为啥
: 不用叶子?其次是现在人工栽种的人参,人参皂苷含量比野生的还大,为啥还是野生的
: 效果好很多?
: ...................
--
FROM 39.17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