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中医(TCM)|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下页
|
尾页
|
1/2
|
转到
主题:Re: 讨论一下濒湖脉学里的浮脉:“浮而有力为风热”
1楼
|
KEILLY
|
2023-04-06 18:35:45
|
展开
你看的版本不对啊。
最下面明明应该有小字:…浮数风热,浮紧风寒…
--
FROM 124.160.153.*
7楼
|
KEILLY
|
2023-04-07 12:45:29
|
展开
我决定相信王雨三…
娄绍昆嘛,应该是天赋差、学不好把脉。
--
FROM 124.160.153.*
8楼
|
KEILLY
|
2023-04-09 18:52:12
|
展开
风热,在《伤寒论》里应该就是那个“风温”—— 白虎汤证。
【 在 liangm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喝酒后脉会浮数,
: 跑步后脉会浮数,
:
: 浮数表示的是内部(以带毛孔的皮肤为隔离体)热量太多,如果你学过梁的振动理论,你会知道,梁振动时,其蕴含的能量,跟频率的平方和振幅的平方都是成正比的。其实就是数和浮。这个能量的多少,跟隔离体外是冷还是热没有半点关系。(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跑步后,脉都会浮且数,血管就是梁)。
:
: 所以,浮数表示内热,而不是外界风热。
:
: 如何退烧?让隔离体内的热散出来就行。如何散?用辛温解表的药,打开皮肤上的毛孔,出汗,让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烧就退了。打点滴(其实就是灌凉水)虽然能暂时降温,但是体内一直还在产热,那点凉水很快又被加热了,然而毛孔还没打开,产热速度还是大于散热速度,所以又烧起来了。
:
: 这个内热是病毒还是细菌还是啥啥引起的,无所谓,只要汗能流出来,就说明散热通道畅通了,就很难烧起来了。这就是汗法能快速退烧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文盲都能懂——正如煮饺子煮面条快要溢出来的时候,要干什么?揭开锅盖(打开毛孔)即可,不需加凉水,也不会溢出来。
--
FROM 101.71.38.*
9楼
|
KEILLY
|
2023-04-09 21:56:22
|
展开
你真是… 见识短,话又长…
我没有从业经历。是你1月份说我舌齿印严重应该吃五苓散的时候我才看了看中医学是啥…
关于辩脉:
濒湖脉学,除了《四言举要》,只有8000字吧,这就相当于考试用的小抄、只有考点没有实质。相当于已经省却了几万字。
所以啊,《四言举要》2640字,在任应秋的《白话解》里,它是要放在前面的。但四言举要,连个“凡诊病脉,平旦为准”都没有写进去。所以它其实也省略了几万字。。
《四言举要》里至少写了: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
关前一分…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
是先通过左右、上下,辨证阴阳表里。寸口脉是放在最后的…你明白了吗?!
【 在 liangm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换个问法:
: 在您的经历中,按照“浮而有力为风热”这句话来诊断为风热,并用了白虎汤或者其他方子,且给病人治好的案例有多少?有没有当时的患者的舌苔照片,患病季节,所在城市等详细信息?
:
: 我接手的真实案例,脉浮而有力的,我再看舌苔,结合季节,咋全是风寒发烧呢?用的方子包括香苏散,麻黄汤。这些案例我都有图文并茂的记录。
--
FROM 124.160.153.*
10楼
|
KEILLY
|
2023-04-09 23:26:39
|
展开
那也比你强一点:不会出来害人。
【 在 liangm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明白了,你还在研究理论阶段,多下功夫研究吧。
: 我有个原则,不跟不在一个段位的人聊天,不浪费彼此的时间。
--
FROM 124.160.153.*
12楼
|
KEILLY
|
2023-04-10 14:18:52
|
展开
这页?徐灵胎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01.71.12.*
14楼
|
KEILLY
|
2023-04-11 10:46:52
|
展开
张璐、徐灵胎,谁的书好一点?
—— 徐灵胎,我猜,应该是标新立异一点。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01.71.38.*
16楼
|
KEILLY
|
2023-04-12 11:18:33
|
展开
可看
张璐,儿子多、门人多,德高望重型。编书时儿子们的作用很大,里面《舌鉴》是他儿子张登的。
徐灵胎,天才型,传奇型。无论谁写书,他都要给写批注,是同时代人的噩梦。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01.71.38.*
17楼
|
KEILLY
|
2023-04-12 13:03:31
|
展开
我在“夸克”里下载的(夸克里先搜索、链接“夸克”网盘)。清晰度都不太行(一千多页的pdf只有40M)。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01.71.38.*
19楼
|
KEILLY
|
2023-04-21 14:10:26
|
展开
你可以去“批判”一下:
赵绍琴、及其《温病纵横》《文魁脉学》
理由:他的指感,应该有祖传的敏锐(遗传上的天赋)。而且对他们家来说,手指就是生命,应该保护得不错。不是干农活出身的可比的。
【 在 liangm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拿名家的头号来吓唬人,这些名家大多数是不懂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的道理的。
:
: 列举几个名家的名字和著作,我去学习和批判一下。
--
FROM 124.160.153.*
下页
|
尾页
|
1/2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