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倪海厦说伤寒论里一日是6、7天
【 在 gaohair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倪海厦说伤寒论里一日是6、7天, 应该不对吧?
: 在传经那里讲的
: 那么多一家一日就是一天的意思[upload=1][/upload][upload=2][/upload][upload=3][/upload]
一个在台湾靠算命骗人得罪权贵逃到美国去的老骗子
你敢信他你死定了!
--
FROM 175.166.39.*
【 在 gaohair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有错误,所以不想看了
: 一楼里面一家->医家
: 那么多医家,无论古时候还是现代的,都认为一日就是一天,到倪海厦这里说是6、7天。
: ...................
在美国靠假中医给歪果仁治癌骗钱
结果自己死于肝癌
--
FROM 175.166.39.*
【 在 yinangel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倪师对“一日”的理解不敢苟同。
: 此外,我之前还发现倪师讲的“阴虚”貌似不对。
: 但倪师讲的大多数还是很对的。
: ...................
公共教案的部分,任何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只有认真备课都不会讲错的
只是一旦到了用个人实际行医经验充实讲解教案的环节,他就是漏洞百出
--
FROM 220.187.166.*
【 在 yinangel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倒不一定,有时候可能就是自由发挥的时候没想得那么多。
: 我记得之前曾经有位中医博士试图把五行跟十二时辰跟脏腑强行拉在一起,还认为自己是搞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成果呢。因为他对五行、干支、十二时辰、十二经络的当令时辰的理解有误。
: 实际上脏腑五行,天干地支的组合以及十二经络、当令时间这些是老祖宗对五进制,十进制,十二进制的具体应用。不能生搬硬套放在一起。
: ...................
改错?
我劝你还是不要改了
绝对是越改越错!
就他聪明别人都傻是吗?
你就比如说胃,他把古人一顿喷,说古人画胃都画的不对
他的言论是建立在西方医学大量人体解剖基础上的马后炮
胃的外在物理形态很难研究吗?
只要眼镜不瞎的人都能研究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吧
古人难道就研究不明白吗?
真要是研究的话,这就涉及到一个解剖的问题
请你说说看,解剖谁?
古人对人的遗体极其净重,逝者为大
中医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人命关天”的核心价值观之上
所以你就会看到,中医的基础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极高的人类智慧之上
而西医的基础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大卸八块”之上
智商不够,科技来凑
工业时代早期连科技都没有,西医研究可不就全都是是大卸八块来凑嘛
劝你多看书,医林改错整体都看看
它涉及的几大块你都学习学习
之后你在发表一下你的高见,我觉得会更合适
--
FROM 125.107.225.*
【 在 williambo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现代党参的药性也不对,根据经方的思路,伤寒论中的人参应该是偏寒的,而现代党参的药味偏平的,只能部分代替人参。按我的猜测后世滋阴派的出现原因就是因为寒性人参的灭绝,导致伤寒论的经方整体偏阳盛。
: 真正接近古代人参药味的是原味西洋参,但民国时期中医式微,很多时方中医觉得偏寒就加工一下,结果反而偏阳而用不上了,直至今天。
:
你用寒性药治伤寒啊?
你在那胡说八道什么呢?
--
FROM 125.107.225.*
【 在 gaohair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你的回复
: 伤寒论里的人参有很多考证,说是上党人参,只是现在已经绝迹了,用差不多功效的党参来替代而不是东北人参。
: 人参和党参确实不同科属,很多文章里也有提到。
: ...................
陶弘景著《名医别录》曰: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
上党人参、辽参、高丽参,都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仅仅是产地不同而已
人参之所以叫人参,就是因为生长的年头越久就越来越像人
党参那个东西会长得越来越像人吗?当然不会!
什么都不懂就不要胡说八道!
造谣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
--
FROM 125.107.225.*
【 在 yinange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先去看看《医林改错》吧。那位作者是清代研究解剖第一人。老祖先就不能有错了?
:
从夏商周开始,经历了秦皇汉武,直到唐宋元明清
这两三千年所有的中医人全都错了,是吗?
就他《医林改错》全对,是吗?
这个问题就来了,解剖谁?
解剖你研究研究啊?
19世纪的伦敦实体产业链你好好了解一下
--
FROM 115.226.32.*
【 在 yinange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没看书,我不跟你讨论。
: 你要跟我讨论,需要你把《医林改错》看完了之后,再讨论。
: 至于你说的时间长,就是蛮不讲理。人家说的改错,你没错的地方当然不需要改啦。如果一个人听不进去不同意见,又怎么能够进步呢?
: ...................
熬一碗石膏汤给你喝,我就不信你不窜稀!
喝了就窜稀!你觉得这个还不叫大寒,那么你认为要寒到什么程度才叫大寒?
是不是非的像游坦之吃的那个冰蚕的那种寒才叫大寒?
《本草纲目》是怎么说的?
“其性大寒如水,故名寒水石”
意思就是石膏的寒性跟凉水相当
我问你,你喝凉水窜稀不?
你为什么会窜稀?
当然就是凉水其性大寒!
石膏寒性与凉水相当,怎么就不是大寒了?
石膏寒性与凉水相当,怎么就不是大寒了?
石膏寒性与凉水相当,怎么就不是大寒了?
所以说,不要跟古人叫板!
你跟古人叫板必定大错特错,自取其辱!
张锡纯,大错特错!
《医林改错》,大错特错!
你,大错特错!
--
FROM 211.90.237.*
【 在 yinangel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补充一本书:《临证方药量效求真》
从夏商周开始,经历了秦皇汉武,直到唐宋元明清
这两三千年所有的中医人全都错了,是吗?
就他张锡纯比两千年的中国所有的古圣先贤加一块还要伟大光明正确,是吗?
就算是不动脑子,用屁股想,都能想明白这根本不可能!
你怎么就可以想不明白呢?
--
FROM 211.90.237.*
【 在 yinangel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喝过,没有拉稀。
: 估计你化学没学好。不知道溶解度这个概念吧?
:
抛开剂量谈毒性全都是耍流氓,不懂吗?
古人定的方剂,药物剂量,君臣佐使,互相辅助,互相制约,早就研究的明明白白!
按方抓药,方子里的石膏当然不会让你窜稀
我告诉你喝的石膏汤是纯石膏熬的汤,知道吗?
不是泄三焦火的成方
熬一锅纯石膏汤,你喝吧,你铁定窜稀
除非你是人以外的其他物种!
只要胃肠道功能正常
内容物电解质含量突然升高,铁定拉稀
这是现实世界的必然客观规律,知道吗?
--
FROM 115.22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