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原创]经络之“谜”已经破译,人类平均寿命再延长十年不是梦
身体各脏腑器官之间就是通过不同频率、波幅的生物电互相联系影响。
人体是一个半导体,经络只能通过一定频率的生物电,通过不同频率的生物电电阻增高,使全身经络的运行路线相对稳定。当脏腑功能失调,使生物电强度、经络路线发生变化,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气血紊乱,这是身体产生低电阻点"阿是穴",无规律出现的原因。体现了全身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中医整体论治的理论依据。
--
FROM 119.39.126.*
所以,中医调节气的平衡,重视整体论治,实际上是调节全身生物电的平衡,当身体某部生物电活动减弱,就出现气虚的症状,生命活力下降;而生物电太强又出现气上逆为火的症状,过量消耗营养物质,出现阴虚阳亢,同时产生的代谢废物增加,如尿素、水、无机盐等,造成病菌繁殖加快,出现炎症。
--
FROM 119.39.126.*
8。中医药治病的原理
中医药治病强调整体论治,但现代科学对中医药的治疗原理,作用机制,仍没有完全弄清。中医经过几千年的观察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药物归经、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经验,发现不同的药物作用于不同的组织器官、经络。认为中药一方面可以补充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一方面作用于身体不同组织组织器官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运用君、臣、佐、使的中药配伍方案,调节身体各部的生命活动,影响生物电的强度,使全身生物电恢复平衡,恢复患病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力达到治病的目的。
例如: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主要兴奋体表的交感神经,辛凉解表药如桑叶、菊花等主要作用于体表的副交感神经,又如清热药虽然都作用于人体的副交感神经,但又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虚热药、清热解毒药,它们的疗效及作用部位都有差异,如黄岑、黄连、黄柏。同属于清热燥湿药,但分别清上、中、下三焦湿热,作用于不同内脏器官的副交感神经。苦寒泻火的黄连、石膏、知母有抑制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抑制儿茶酚胺物质生成和释放,或影响对酶系统,减低热量代谢(14)。
--
FROM 119.39.126.*
中药不同的成份作用不同的器官,如生姜、干姜、和炮姜。生姜有温中解表的作用,同时兴奋内脏和体表交感神经,温中发汗。经过加工成干姜,有些成份挥发了,没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了,而只有温中、回阳、化饮的作用,擅长于温脾胃。加工成炮姜,又挥发一部分物质,只有温经止血、温中摄脾、温经涩血的作用。
不同的药物作用于不同的经络如治头痛:后颈项痛用葛根,两侧痛用白芷,前额眉棱骨痛用蔓荆子,头顶痛用蒿本。
--
FROM 119.39.126.*
还有人参的治病效用和对生物电的影响,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回阳固脱的作用。有经验的中医生把人参当急救药品,当遇到病人病危或大出血的时侯,就服用人参救急。因为人参被人体吸收后,兴奋交感神经,并产生较强的生物电刺激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力,达到回阳救逆的作用。生物电作用于血管,使血管通透性改变达到止血的目的,这就中医所说的气能摄血的原理。有关科技人员通过人参的药理试验,发现服用人参可以减少人体皮肤低电阻点的产生。也说明了人参是通过增强人体生物电强度,促进人体的生命活力达到治病的目的。服用人参可以抗疲劳,抗衰老,产生的生物电,起到类似针灸和气功的作用,对人体产生双向调节,中医通过实验证实某些方药对机体的不同体质和状态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人参,有时能使机体的肝糖元分解,有时却又促使其合成。但是人参的补气功效只起一定的作用,并不能包治百病。人参如果服用过量,就会出现虚火上亢的现象,这是交感神经偏亢,生物电太强产生的副作用。
以上仅列举的部分药物对身体的作用。
--
FROM 119.39.126.*
中医整论治体现在治疗炎症上,西医治疗炎症,统统使用抗生素,而中医治疗炎症普遍使用清热解毒药,而大多数清热解毒药并没有直接的消毒杀菌的作用,为什么消炎呢?因为上火造成局部炎症的原因,是因为交感神经亢进,身体新陈代谢加快,造成局部代谢废物增加,如尿素、无机盐等,加快病菌的繁殖,超过了人体的免疫能力,就出现了炎症。中医通过降低局部代谢,减少产生的代谢废物,抑制细菌的繁殖,来消除炎症,所以中医抗炎是錿底抽薪,西医是扬汤止沸,这就是单纯靠西医消炎效果不佳的原因。中医认为炎症因火而起,而火又分实火和虚火,虚火采用滋阴降火,补充人体消耗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作用于人体的副交感神经,降低人体产生的生物电,达到治病的目的。如六味地黄丸,上清丸等等。如果因实热产生的炎症,采用如石膏,知母,白虎汤等清热降火的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副交感神经使亢进的生物电恢复平衡,降低代谢,增强免疫能力,邪去正安,达到消炎的目的。例如:在夏天,农民经常因打稻子,把灰扬进眼睛,造成眼结膜炎,这时用龙胆泄肝汤泄肝经之火,可以治愈此病。
--
FROM 119.39.126.*
我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三口之家,是农村一个专业户,男的很会做生意,所以他家在当地也算是富甲一方。有一天天气很炎热,男主人因为抄近路,过玉米地时,不慎被一片玉米叶子刺伤了眼角膜,使眼睛很快发炎,到医院治病用西药也无法控制炎症,医生也只得建议他摘除这个眼球,他不同意,结果很快双目失明,生意也一落千丈,变得负债累累,绝望之下就自杀身亡,不久妻子也自杀了,只留下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治疗这个病就是要中西医结合,内外结合治疗。先用西药紧急控制细菌病毒感染,再用用中药龙胆泻肝汤就可以很快治好这个疾病。从这个病例说明,如果有先进的医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人类就可以对各种中西医医疗技术运用自如,就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类的医疗水平,就可以减少多少个家破人亡的悲剧呀。没有先进的医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人们看病就象碰运气,碰中了就治好了,远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
--
FROM 119.39.126.*
又如有经验的医生治牙痛,把牙齿分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区,分别配属大肠、三焦经等四经络,某一区牙痛,就清泄相关经络之火,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所以用中医药治疗细菌感染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些中轻度的细菌感染可以用中药来控制,减轻或消除因人们滥用抗生素而造成耐药菌株增多,治疗效果下降的现象。加强中药抗炎的针对性,可能增强治疗效果,如用龙胆泄肝汤治疗眼结膜炎,比用牛黄解毒片好。运用此原理可以建立中医抗炎的标准化,某经络有炎症,首选几位中药治疗。中药的整体调节作用使人体恢复平衡,可以使组织细胞和血液细胞增加干扰素的分泌,对付病毒性感染,也是大有可为的。有望治愈世纪绝症--爱滋病。
出现炎症还有一个病因就是因人体较虚,造成患者抵抗能力不足,造成病菌和病毒感染,这就要用补的办法才能治愈炎症。
--
FROM 119.39.126.*
我有一个亲戚妹子,只有二十多岁,正是爱美的时候,两年前脸上开始长红疙瘩,一下子变得很难看。看了很多中西医,西医用抗病毒感染,中医用清热解毒的方法,但病情总是时好时坏,不能断根,药费花费上万,过两年都没有治好。有幸遇上了一个有经验的老中医,根据病人体质较弱,抵抗能力较差的毛病,用补中益气的方法,增加病人的抵抗能力,只用八付药就彻底治好了她的疾病。从治这个小病,就看出中医治病真是存乎一心、妙存一用、千变万化、魅力无穷,体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也说明从治一个小病也离不开先进中医理论的指导,要不病早就治好了,减轻了病人多少痛苦。
中医内科也是利用这条原理,中医发现五脏六腑都是通过经络互相联络,把各脏腑调节平衡就可以治病。如疏肝健脾,补肝益肾、补肾纳气、宣肺气利小便等,都是使全身生物电恢复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例如肝逆横脾,中医采用疏肝健脾的办法,来治愈它。还有内科疑难病症奔豚气,患者感到一股冷气由腹部,吹到胸部,这是因为患者上虚下实,生物电由腹部逆流胸部,造成不适,通过中药的整体论治,可以治愈这个疾病。还有心火上炎利小便、治近视补肝肾、利小便实大便、四肢无力补脾健胃等等都是使全身生物电恢复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
--
FROM 119.39.126.*
淤血和痰饮是中医最常见的疑难杂症,也是中医的独特治病理论。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积存于体表和体内的表现。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痰饮出现在体表的部位,绝大多数都是病变器官在体表的投射穴位,并且局部出现电阻增高、电位下降的现象。使相应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活动减慢,不能消化营养物质,造成水液拘留,形成痰饮。中医通过整体论治,把全身各组织器官调节平衡来治愈此病。
近年经过大量的事实发现,当某一脏俯器官生命活力下降,身体相应的部位出现脂肪堆积,所以肥胖并不一定是营养过剩造成的,是身体某器官生命活力不足,生物电强度下降,不能消化营养造成的,为中医减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
FROM 119.3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