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医孔乙己
先把机电辅助治疗做到位,何必只盯着药呢。
编好程序带传感器的AI机械臂自动按摩针灸,千手千眼分身千百万在家就能治,医师只需诊断开方把关,岂不美哉。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中药确实有有用的,但有用的不多,有害的不少,而无用的增加肝肾负担的很多。鲁迅提的“废医验药”虽然是激愤之语,但确实也有道理。中药有道地药材的讲究,治不好病就说现在的药材不行,但又说不清楚为啥不行怎样才行,只能像孔乙己一般涨红了脸满嘴难懂的话,更何况现在即便是道地产区的品种土壤气候环境和以前也差了不知道多少。有个做肠道菌群的教授干脆说,不是药材不地道,是人不地道,因为肠道菌群不一样,代谢产物不一样,药效当然不一样。这就是捣糨糊,就是中医药生存的秘诀,搞太清楚了就大家都没项目了。
:
--
FROM 221.232.180.*
人员需求会随应用增多加大,哪个设备不需要有人负责把关?就是自动驾驶出租车还得有司机远程应急呢。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近两年AI结合中医很热,AI来干这个其实挺合适的。不过搞中医的大多数人恐怕是不欢迎的,抢饭碗来了。
--
FROM 221.232.180.*
有门诊人数KPI压力的怎么可能精雕细刻,名老中医一天几个号不愁有人高价问诊,年轻大夫可没有这种光环。
补泻手法刺激强弱实时调整一样可以通过程序算法实现,参考自动驾驶里的问界。
不过近朱者赤的规律是普遍的,健康老中医如同热源,哪怕只是靠近都是治疗。
否则不会有如沐春风一词,这就是为何达官贵人喜欢寻访和尚道士世外高人。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立社区诊所扎针都敢换人不问前人扎的什么
: 而我见过的老大夫同一个穴位手法不同反射区域不同
--
FROM 221.23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