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skylark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了”是指的头部不适症状消失了吧?颈动脉斑块据说是不可逆的。
:
西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大中动脉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弹性减低的原因,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前驱因素和重要病理环节,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大多数颈动脉硬化没有临床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因此早期发现,尽早治疗本病,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本病的早期治疗,可起到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中医学虽无“颈动脉斑块”病名,但其证候则在历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多散在于“眩晕”“心痛”“胸痹”“厥证”“眩晕”“中风” “痰浊”“痰瘀”等病证门类之中。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黄帝内经》的膏脂学说是中医认识本病的重要理论依据。膏脂与津液同一源流,是津液之稠浊者,并能化入血中。若摄入过多,利用、排泄失常,均可使膏脂增多而为痰浊。痰浊阻于脉络,气机不利,久则瘀血内生,痰瘀胶结,留于颈部脉道,脉道狭窄,最终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致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胸痛、纳呆呕恶、肢体麻木、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等痰瘀胶结之证,血瘀既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故活血化瘀、通行经脉是本病的治疗关键,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
--
FROM 119.5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