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发信人: aramis (努力工作,开心生活),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百年清华,生日快乐 (一)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pr 25 14:51:52 2011), 站内
清华,每当这个名字在嘴边轻轻划过的时候,心底总会泛起无限的温暖。
淡淡的憧憬,莫名的牵挂,今天她终于迎来了百年华诞。
4月底是北京的难得的好天气,还没到东门,远远就望见红色的气球迎风飞扬着,一如此刻雀跃的心情。与同宿舍的姐妹们碰头后,一起从东门开始了今天的旅程。
今天是百年校庆,学校里人格外多,几万校友都选择在今天重回母校。校园里随处可见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老校友,神采奕奕气若悬河的中年校友,以及抱着小孩的年轻父母。每个人身上都用红纸别着自己的入学年份和姓名,互相打探一下,十分有趣。
1999年,xx,是红纸上我的名字。我们还有一个称号,叫9字班。在2009年又一个新的9子班入校的时候,曾经觉得自己老了,今天才发现,原来还有69年的9子班,59年的9子班,自己算是校友中最年轻的,心中顿感轻松。
从东门一路走到东主楼,曾经电子系的系楼,上面竟然写着“计算机系欢迎校友返校”,难道电子系已经搬家了么?顺着指示牌在一群新盖的楼中找到了电子系的罗姆楼,很现代,但是已经找不到曾经的感觉了,心中不免有些小失落。
从罗姆楼出来沿着体育馆一路向北,途中经过了综体,游泳馆,排球场,之后是曾经的8食堂,这里有曾经我们最爱的麻辣烫和煎鸡蛋。后来这里变成了保龄球馆,现在又变成实验室了。不是我不知道,这世界变化快。
经过12号楼后,我们终于来到了5号楼前。5号楼,多么熟悉的地方,这里承载了我们四年的青春岁月和美好回忆。
还记得那是99年的夏天,我第一次踏入了5号楼的大门,312,是我的寝室。
那年,爸爸妈妈姑姑姑父表妹一起开车送我到清华,她们帮我报到交费领被褥买洗漱用品。从此,我就开始了独立的大学生活。
第一个见到的是ardency,她总是那么活力四射充满激情,最喜欢的就是打排球和玩连连看。
第二个见到的是肖mm,她比我们都小,但是学习非常好,而且精通诗词歌赋,善解人意,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
最后见到的是scar,这个北京姑娘十分有个性,敢于走自己的路。开朗漂亮,追求者甚众。
四年的时光,我们一起走过。
总会想起那些日子,早早起床去上高数,然后回8食堂吃包子,再心满意足地会宿舍睡个回笼觉。
总会想起那些日子,上过课吃完饭就会马上跑去自习教室占座位。尽管心里不怎么喜欢,但是看到别人都去上自习,自己也只好去了。三教三段永远是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总会想起那些日子,打好饭回宿舍围在电脑前一起下片看。印象最深的是《流星花园》和《妙手仁心》,看得如痴如醉废寝忘食。
总会想起那些日子,熄灯后宿舍里热闹的卧谈会。无非是某某喜欢某某的关于自己或者别人的八卦,也能聊到兴奋得睡不着觉。
那些曾经年轻的日子和曾经年轻的我们,现在想来,心里都会觉得很温暖,很温暖。
如今的5号楼已经没有人住了,我们从后门上去,到了曾经的312门外。对面的水房还是原来熟悉的样子,只是宿舍门口上没有了曾经贴在上面的“Angles in 312”肉麻纸条了。下来后在楼门前合影,遇到了几个人也在这里照相,一问原来是89级住在这里的,看上去果然比我们成熟些。
说到5号楼,门前水果摊的大叔是这里女生们“很难忘”的回忆。此人经常借买水果找钱之机碰碰女生的手占点便宜。大家经过交流后得出结论,此君在此举上绝对做到了公平合理童叟无欺。我们正在讨论时,正好遇到此君过来打招呼,看到曾经熟悉的身影,顿时笑翻。我们厚着脸皮和此君合了影,此君心情甚好,说到,你瘦了,你还是原来的样子,嗯,要不去我家吃个饭?再次笑翻。
这次邂逅,为日后回忆今日之行凭添了又一谈资。
--
FROM 202.6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