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TsinghuaCen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ose (张德平),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之三)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an 12 22:59:45 2011), 站内
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之三)
陈超群 杨舰
学科布局与课程设置
3. 1 学科布局
清华大学工学院创建之初,共分为三个系:土木工程学系(下设铁路及道路工程组、水力及卫生工程组)、机械工程学系(下设原动力工程组、机械制造工程组及航空工程组)和电机工程学系(下设电力组及电讯组)。 这种学科布局既体现了当时国内工业建设中的迫切需求,又是清华立足于实际办学的产物。
就土木系而言,“这几年国内建设猛进,各省市纷纷修公路,陇海路延长,粤汉路兴筑,加以各处兴修水利,如治黄问题、导淮问题、灌溉问题等”,土木系的创办,本为满足上述需求,因此其专业划分,便定位在“路”和“水”这两个大方向上。
就机械系而言,“上海交大民国二十一年始办机械系,北洋十四年恢复机械系,中大、平大的机械系,虽从工专沿传而来,但是学生并不算多。直到最近航空事业及机械制造事业渐渐重要起来,各学校方始添办机械系”,因此清华创办机械系,是顺应了这一工科发展的大趋势。
对许多大学说来,由于电机“比较同物理最相近……,所以近年来有些大学的理学院,乃添办电机……”清华的电机系虽非设在理学院中,但由于理学院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准。而物理系著名教授萨本栋和任之恭在美国学的就是电机工程和无线电,这就使得电机系的创办是水到渠成。
3. 2 课程设置
清华大学工学院的课程,总体上是按照下述原则来编制的:一年级课程,大致为自然科学、国文、外语和经济学概论。二年级课程则多系一般工程学的基本训练,如测量、静力学和动力学、材料力学等。三年级开始接触本学科专业的一般科目,如土木系的给水工程、铁路及道路工程,机械系的机械设计原理、内燃机,电机系的电工原理、电报电话学等。四年级则进一步将学生按上述不同专业方向分组,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
按照施嘉炀的说法:“训练专业人才有两种政策:一种是广阔政策,即使学生对各种科目,均有相当训练,将来无论在土木工程那一门上做事,均能作有把握的处置;另一种政策即在各种科目中,只研究一种,求专精一门,使其对于该门学问有特别的成就。这两种政策,是各有利弊。本校土木工程系,则折衷此二者:即各门基础课目都有;同时在最后一年设有高深课程,使能专精一门。换言之,即头三年务求广阔,期使学生多了解各种工程的性质与门径;最后一年力求精细,学生可以各就性能之所近,深造某一门类,期成专门人才。”事实上,这种考虑也同样渗透在机械工程学系和电机工程学系的课程中。表二是1937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机械制造工程组的开课情况。同时,我们不妨同19世纪20年代初期上海交大的课程设置(表三)作一比较。
表2 1937年清华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机械制造工程组课程表
学程 学时/周 学分 学程 学时/周 学分
一年级
上学期 (中)国文 3 3 下学期 (中)国文 3 3
(外)第一年英文 5 4 (外)第一年英文 5 4
(物)普通物理 6 4 (物)普通物理 6 4
(算)微积分 4 4 (算)微积分 4 4
(经)经济学概论 3 3 (经)经济学概论 3 3
(机)画法几何 5 2 (机)工程画 5 2
(机)制模实习 3 1 (机)煅铸实习 3 1
二年级
上学期 (机)静动力学 4 4 下学期 (机)材料力学 4 4
(机)机件学 3 3 (机)热力工程 3 3
(机)经验计画 6 2 (机)机动计画 6 2
(机)金工初步(一) 3 1 (机)金工实习(二) 3 1
(算)微分方程 3 3 (土)工程材料学 3 3
(土)测量 4 1 (土)水力学 3 3
(化)普通化学 7 4 (化)普通化学 7 4
三年级
上学期 (机)热力工程(一) 3 3 下学期 (机)热力工程(二) 3 3
(机)机械设计原理(一)3 3 (机)机械设计原理(二)3 3
(机)机械设计图画(一)8 3 (机)机械设计图画(二)8 3
(机)机动力学 2 2 (机)内燃机 3 3
(土)水力试验 3 1.5 (机)热工试验 3 2
(电)直流电机 3 3 (土)材料试验 3 1.5
(机)金工实习 3 1 (电)交流电机 3 3
(机)水力机械(选修) 3 3 (电)电机试验 3 1
(机)机构学(选修) 2 2
(机)金工实习(选修) 3 1
四年级
上学期 (机)原动力厂(一) 3 3 下学期 (机)原动力厂(二) 3 3
(机)工业管理(一) 3 3 (机)工业管理(二) 3 3
(机)工厂设计 4 2 (机)高等机械设计 4 2
(机)内燃机设计 4 2 (机)制造方法 2 2
(机)炼钢实习 4 2 (机)机械制造 6 2
(机)热工试验 4 2 (机)专门报告 1 1
(机)选修或专题研究 3 3 (机)选修或专题制造
资料来源: “清华一览”,清华大学档案馆:1937年,编号002,259—282页。
表三 1921年8月至1922年7月交大机械科机厂工务门课程表
学程 单位 钟点 学程 单位 钟点
一年级
上学期 国文 2 2 下学期 国文 2 2
英文 3 3 英文 3 3
解析几何 5 5 微积分 5 5
物理讲授 2.5 3 物理讲授 2.5 3
物理试验 1 2 物理试验 1 2
化学讲授 2.5 3 化学讲授 2.5 3
化学试验 2 4 化学试验 2 4
图画 1.5 4 图形几何 1.5 4
工厂实习 1 3 工厂实习 1 3
体操 3 体操 3
二年级
上学期 微积分 4 4 下学期 物理讲授 2.5 3
物理讲授 2.5 3 物理试验 2.5 1
物理试验 2.5 1 化学讲授 0.5 1
化学讲授 0.5 1 化学试验 2 3
化学试验 2 3 工厂实习 1 3
工厂实习 2 6 力学 4 4
力学 4 4 锅炉引擎 5 5
机械原理 3 3 机械图画 1 3
机械图画 1 3 测量 0.5 1
测量实习 1 3
三年级
上学期 热力工程 4 4 下学期 热力工程 4 4
机械试验 4 6 机械试验 4 6
电机工程 3 3 电机工程 3 3
电机试验 2 3 电机试验 2 3
水力学 3 3 材料力量 4 4
机械原理 1.5 4 材料学 1.5 3
汽闸 2 2 汽机计画 1.5 4
机厂实习 1 3
四年级
上学期 机械厂 4 4 下学期 船机工程 2 3
机械试验 2 3 机厂计画 2 6
机厂计画 2 6 蒸汽涡轮 4 4
机车动作 4 4 汽油机 4 4
水电力厂 3 3 电力铁路 3 3
工厂管理 2.5 3 工厂管理 2.5 3
外国文 3 3 外国文 3 3
资料来源: 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144—146页。
可以看出:首先,在基础课部分,清华课表中外语和国文的课时数均得到了扩充,同时还增开了一门经济学概论。梅贻琦认为,工科学生对“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社会等都得知道一点”,否则,他就只能做一个“高等匠人”,而不配称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极完美的常识”。
其次,交大开设的图画、解析几何、锅炉引擎、汽机计画等课程,清华已不再开设;同时像物理、化学这样的基础课学时也被大大地压缩;取而代之出现了一批诸如微分方程、内燃机、内燃机设计、机件学(机械零件)、机动力学(理论力学)、经验计画(经验设计流程)、机动计画(理论设计流程)、机构学等新课程。这里体现了十多年来工科教育的进步:一方面,随着初等教育的发展,像解析几何,图画,以及物理、化学的一些基本内容都已被放在高中教授。另一方面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工科教育的深入,像锅炉引擎、汽机计画这样一类与蒸气机相关的内容,由专门课程的形式被划归到更为基础的“热力工程”和“热工试验”课程当中;而随着内燃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普及,“内燃机”这种以往只作简单介绍的课程,此时开始被作为专题加以深入的讲授。
清华课表的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在机械系的专业基础课中,穿插安排了一些外系(土木工程系、电机工程系)的课程。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土木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的课程设置中。关于这一点,施嘉炀的说明是:“现代讲究分工的时候,土木工程,决不能离开其他工程独立。例如修铁路,修好铁路,无非为行车,倘若机械工程不发达,所造成的车不能在路上畅行,则虽有良好铁路,效用亦甚微。总之,各种工程的知识技术,须互相联络,方能收增加生产,完成建造之效。”
与交大的课程设置相比,十多年后的清华工科课程设置中一个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在四年级的专业课设置中,出现了像“专门报告”和“选修或专题研究”这样的前瞻性、研究型课程。前者要求“学生参考各种工程杂志,将世界各国于工程上有价值之问题,以及各种已成功之伟大工程,做成报告,互相讨论。”后者则鼓励“学生如有专题,自愿研究,以充分发挥自己学识经验,得于每学期开学后两星期内将其所欲研究之问题,送交本系各组主任,经核准后由本系请一教授指导,其研究之结果须写成论文,于学期终前交进。”这种将研究与教学融为一体的机制,不仅使工科高等教育本身成为一个开放且不断进步的系统,而且体现了在清华传统的“通才教育”理念下,“通”与“精”在培养目标上所达成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应当说既体现了近代中国工科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又体现了近代西方技术向中国的转移正在从知识的普及,进入到在这块土地上获得生长和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来源:《清华大学与中国近现代科技》,杨舰 戴吾三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
http://news.tsinghua.edu.cn)
--
修改:fzc FROM 166.111.72.*
FROM 182.24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