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
最初晷盘是银胎珐琅制作,在1948年前的,就三次更换盘面,变成了石质,还多次被搬到不同的地方。文革期间,也被移走过,文革后才被重新找到,重新制作了盘面,底座也被修复过,在校庆70年的时候正式恢复。
再加上最近几年那个针被折弯的消息,我觉得还是保护起来得好,毕竟不是大礼堂那样个人力量就能损坏几块砖罢了。
【 在 cmouse (小鼠熟) 的大作中提到: 】
: 保护起来挺好的。要真这么放在外面,再过100年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了。这东西又不能像建筑那么修复。
--
FROM 59.6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