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天啦十一娘正室夫人被禁足,还被妾室追赶
我觉得这一段的逻辑是自洽的。
古代嫡庶之别不单是因为嫡庶的地位,还要看嫡庶之间势力的对比。在大多数情况下,庶都无法挑战嫡是因为在选择正室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其出身背景,而通常也只有背景不够强的人才愿意做妾。但这不是绝对的,一些外在因素会改变嫡庶之间势力的对比。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明宪宗的万贵妃因为出身做不了皇后,但是因为明宪宗的宠爱在气势上可以碾压作为正室的皇后。
在锦心似玉这一段的设定中,老太太这一后院的权威改变了嫡庶之间的力量对比,妾手里握着财政大权,而正室除了占一个名头外啥都没有。
对于正室被禁足,一方面是老太太和当家人共同给出的结果(尽管男主原本不赞成),另一方面正室自己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更没有喊娘家人来主持公道。而且编剧还借着乔姨娘的口点明了女主自愿被禁足以让她们放松警惕。这种情况下,难道指望画外音来呼喊正室不应该被禁足么?
同理,在下人眼里,正室是被老太太和侯爷禁足的,却自己私跑了出来,帮着管家的妾拦截应该无可厚非。而且,之前刻画的那个管绸缎的下人态度也可以体现大多数下人的态度,觉得妾已经处于优势且终将坐上正室的位置。
所以这段情节在整个剧的人物设定和故事背景下是逻辑自洽的。
但是不得不说,我很不喜欢编剧把老太太的人设改成了现在这样。在小说里面,老太太非常明事理,不会像现在这样纵容乔姨娘
【 在 pc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部剧也是突破我的想象了...作为当家主母娘家姐姐来看她还要妾同意才可以,基本上在这个家里只有男主站她那边。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Plus」
--
FROM 111.207.156.*
按你这个说法,姨娘和丫鬟婆子是不是就应该恭恭敬敬地对着十一娘说“夫人,您走好”,然后等着十一娘去告诉侯爷和老夫人自己的发现;或者一边把十一娘围起来,一边通知老夫人来处理,等老夫人来了,十一娘讲出自己的发现?对了,等的时候也不能去抢那只作为证据的小狗哦,不然也是对正房夫人的不敬,不符合礼法制度。
或者,你是不是认为史书中记载的有关宠妃与皇后之争的事情都是假的,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不符合礼法制度的事情呢?
礼法制度摆在那儿确实是让人遵守的,但是不能就此得出所有的人都必然会遵守。而锦心似玉里面把导致出现这种局面的因素已经描绘的很清楚了,老太太的影响,十一娘之前的消极应对,下人的态度,甚至暗含的乔姨娘绝对不能让这件事情捅出去。因此,出现这个局面完全是逻辑自洽的
【 在 hanbi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也是明媒正娶的正房夫人就算是个庶出,被姨娘和丫鬟婆子撵着满院子跑?
: 当礼法制度需要的时候就立起来不需要的时候就随意改吗?
--
FROM 111.207.156.*
本意只是想讨论剧情
如果要无视女主禁足、姨娘管家等各种前情设定来讨论是否合理或者要转移话题,就不奉陪了
【 在 hanbi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宠妃和皇后争宠可以,没看见哪个皇后被太监撵的满院子跑。如果确有其事,倒是可以指出来我去查查看。下人可以言语阻止,这意思马上就要上来抢了。更何况乔姨娘被丫鬟嚼舌头没有圆房,只是被老太太偏向罢了。离什么皇贵妃宠妃还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而且是个不瞎的都看出来乔姨娘哪里都没有得宠。只不过仗着是所谓的什么嫡出有个老太太偏心而已,她却忘了自己依然是个没有经过明媒正娶的小妾罢了,难道这个嫡出身份还能遗传似的。这个剧双标的很,一方面说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就被坏了名节,必须娶了。另一方面女主就和另一个什么公子坐在船里在那里饮茶谈天了,虽然生命攸关的时候男子可以下水救人,搂搂抱抱就算了,这外面难道不知道避忌一下,居然不怕瓜田李下,屁事没有。
:
--
FROM 111.20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