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荣幸之至,欣喜若狂,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个奖,感谢《觉醒年代》中,为我们这个
国家开掘先路的人,感谢仲甫先生,感谢台前幕后的同志”。今晚,第27届上海电视节
白玉兰颁奖典礼举办,凭借着陈独秀一角于和伟成功斩获最佳男主角。除此之外,该剧
还摘得了最佳原创编剧和最佳导演大奖。
舆论热议了20多天的白玉兰奖终于揭开面纱,而无论是奖项,还是更广泛的市场意义上
,《觉醒年代》无疑都是今年白玉兰奖的“最大赢家”。——过去20多天,正是因为白
玉兰奖,面世4个多月的《觉醒年代》才会“后知后觉”的走上了“封神”之路。
图片
5月21日,白玉兰奖入围名单公布,斩获8项提名的《觉醒年代》成功打开了网络时代关
注度的阀门:百度搜索指数达到了12.8万,创造了彼时关注剧新高,而大众市场也开始
感受这部主旋律剧的超强后劲。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达到了13亿,“觉醒年代yyds”阅读
量突破11亿。
影响力巅峰应该是在刚刚过去的高考战事中,网友惊奇地发现,无论是哪一卷的命题作
文似乎都可以在《觉醒年代》中找到破题点,“觉醒年代yyds”也再度高调登上了微博
热搜榜TOP2,紧随“高考语文 爆”之后,两天在榜时长累计超过了29小时。百度搜索指
数显示,6月7日该剧的搜索指数达到了28.49万。
行业奖项、国民事件,《觉醒年代》显然是幸运的,一次次搭载东风而来,在娱乐信息
泛滥的市场上完成了注意力抢占;而另一方面,这同样印证了其内容品质的优秀,才能
经得起一轮轮的观众检验。目前超19万人在豆瓣上为该剧打下了9.3分的评分。
图片
而在这场轰轰烈烈国产剧的“非典型”突围里,《觉醒年代》的三轮播出也将于山东卫
视、天津卫视进行。《觉醒年代》为何会吸引如此多的“自来水”?透过主旋律剧,年
轻的群体看到了什么?它又能成功带热接下来的献礼盛世吗?娱乐独角兽采访了多位剧
粉与“路人”观众,去探寻和聆听这场“封神”背后最真实的声音。
被安利、追星女孩、短视频,
剖析《觉醒年代》的追剧缘起
被娱乐内容充斥和裹挟的生活里,“黄金三集定律”屡屡被应验甚至愈发严苛,更多时
候首播热度便决定了内容关注度的基本盘和巅峰所在,猫眼专业版多部影视剧的热度峰
值可以印证这一观点。没有流量明星、没有话题担当、没有大IP加持的《觉醒年代》错
失了第一轮的关注,似乎也是意料之中。
“我被安利了不下三次,加上好评真的很多,才去追了剧,谁曾想一发不可收拾”,20
岁的海海是大二在读的广播电视编导生,也是《觉醒年代》的忠实剧迷。她并不是“追
剧女孩”,更有些逃避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她更偏爱电影等可以在短时间快速学习或是
结束的载体,“看剧的话需要耐心,自由度没有那么高”。
如今《觉醒年代》正在成为她的特例。她会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追剧心
得,也会向自己的好友安利这部剧,并且她的身边已然汇聚了一个庞大的“剧集粉丝群
”。据她透露,同宿舍中75%的同学对该剧有着强烈兴趣,所在的班级有一大部分的同学
正在看这部剧。
图片
只是这样的结果饶是经历了身边人的多重安利。6月初她加入了微博“觉醒年代案例大赛
”时分享道,追剧契机源于“平时看起来‘很不正经’的男同学在新闻课上的安利,他
把剧中的人物一一照应到历史之中,向我们再现了他当时所受的触动”。而早在开播之
初,她便接收到了好友的安利信息,只是“课程太忙”被搁置了。
而另一组不容忽视的数据是,娱乐独角兽以身边近30人为样本,得到的关于是否追剧的
结论基本都是:听过、口碑很好、有时间了会看,或是刚刚腾出时间开始追剧。普通社
畜的生活里并没有如此多的娱乐时间,不过这其中也蕴藏着《觉醒年代》未来一段时间
仍将继续扩宽观众层的可能。
“自来水、被安利”并不单一是《觉醒年代》的观众来源。糖宝是海海的好友,23岁的
她身上有着更多时下年轻女孩的标签,街舞舞者的她喜欢女团喜欢说唱,也喜欢戏曲和
中华文化,喜欢青春热血、悬疑警匪、军旅题材、古装历史等各种影视剧,喜爱的电视
剧更是包括了《棋魂》《巡回检查组》《鬓边不是海棠红》等。
图片
她对《觉醒年代》的喜欢,是一种粉丝心态下的主动追求:“当时《军师联盟》没看出
来曹操是老于演的,不过当时就感觉演员把人物气质拿捏的死死的,那种帝王将相的劲
儿特别利索。我真正入坑是在今年的《悬崖之上》,徒手灭火、亲手杀死战友这些都让
我垂直入坑”。《觉醒年代》也就被她列入了“恶补”名单。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快速传播的名场面,吸引了另一批观众的驻足。让20岁的粥粥为之
停留的是陈延年陈乔年慷慨赴死的片段,虽然当时的她尚且不知道他们是谁,“我身边
很多人都是在其他平台上看了剪辑片段才了解到这部剧的,再加上互相安利,看的人也
就越来越多,当然主要是这部剧足够优秀”。
或许三个人的追剧契机各有不同,但一个跳不过的命题是主旋律题材。近年来主旋律之
于年轻观众的追剧壁垒,在《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山海情》等多部剧集的不断
撞击下有所破裂,但本质上依然存在。即使是粉丝心态而来的粥粥也曾直言“看到片头
的100周年优秀剧集展播时曾有过短暂的抗拒心理”。
时代文艺片、余韵悠长,
《觉醒年代》是如何被“封神”的?
“时代文艺片”、“余韵悠长”,是分别来自于糖宝和海海的《觉醒年代》印象。虽然
延迟首播走红,但如今的《觉醒年代》越来越像一坛老酒,浓郁醇香,每个人也在其中
品味着不同的美和不同的人生感悟,糖宝诗意的形容它“既有西方乐器的缓慢低沉,也
有东方古琴的涓涓流水”。“我应该是点开这部剧的瞬间就爱上了,伟人间的情感是建
立在国家大义之上的,是我们现在很难体会的那种情分”。她印象最深的镜头停留在了
陈延年陈乔年慷慨赴死上,“一边是踏上留学路的场景,一边是英勇现身的镜头,我真
的是绷不住泪水,甚至现在回忆起来都难以平复“,导演的拍摄手法也让她拍案叫绝。
图片
“老于(于和伟)在采访的时候说整部剧他都可以不哭,但是那里他必须哭,我感受到
的这里的泪水不光是父亲对孩子的爱,我们坐在荧幕前泪目的看着延年乔年革命的开始
与结局,不就刚好和车站旁望向孩子们的陈独秀契合了吗?”事实上,剧中陈家父子的
日常、陈独秀的教育方式也的确在市场上引发了讨论。
海海对这部剧的“上头”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最初的利用吃饭时间追看到20
集之后的通宵式追剧,欲罢不能。让她印象深刻的名场面,是鲁迅看大家吃人血馒头,
“那场戏让我觉得这不仅是一部电视剧,制作优良、电影式的表达,场面调动、人物调
动也会让人感觉很过瘾”。而诸如开篇陈独秀面对学生“伪君子”的质疑时一笑而过的
处理,同样人物魅力尽显。
图片
透过名场面不难发现,这部剧真正吸引观众的仍然是内容和制作本身:家国大义、人物
塑造、镜头语言、叙事结构等。只不过相比空洞的爱国主义口号,《觉醒年代》塑造的
更多是一种家国命运的跌宕起伏,热血沸腾的人物群像,动荡的年代,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探索和坚守。
在海海看来,《觉醒年代》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以陈独秀为例,他是新文化运动
的领导者,但剧中也曾多次提到他是封建大家长,这种不偏不倚不虚美不隐恶的拍摄手
法,我还是挺喜欢的”。其实不仅是主角人物,诸如刘师培等经常被刻画为守旧派的代
表人物,也在剧中给到了更全面多维的解读,而非扁平式否定。
图片
粥粥其实说不出来具体的上头时间,她更多在感知其中的“韵味”。陈延年捞起蚂蚁的
时候、巷子里泥泞的小路,都让她感触颇深,“有人对那条路的解读是,新文化的路虽
然难走,但也有一群志同道合且奋不顾身的同志在为它努力着”。
昨日,“《觉醒年代》隐喻”再度登上微博热搜榜。事实上,整部剧中的用典和化典可
谓信手拈来,蔡元培三顾茅庐、陶然亭觅知音、毛泽东走过的泥泞小路、金鱼、陈独秀
两度为胡适搬砖、胡适的长袍大褂、四合院里的兔子、京剧名段《挑滑车》、陈独秀狱
中看到的螳螂举臂,不胜枚举,而这些让整部剧更加余韵悠长。
“《觉醒年代》更像是时代文艺片,巷子里穿着西服的男人,穿着旗袍的女人,就是当
时文化交融的味道”,糖宝表示;粥粥则在剧中感受到了“生活气息”,“不像之前的
主旋律都很纪录片,叙述多于细节”。很显然,《觉醒年代》找到了严肃题材的法门:
比起历史教科书或是过度娱乐化,人物鲜活、真实落地和好故事更重要。
图片
砥砺前行、逆流而上的觉醒年代里,不只有大义救国的使命感,革命先贤之间的情谊和
沟通方式同样在深刻打动着观众。“我喜欢那个时候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相互尊重
,存在互相的辩驳但依旧有礼,畅所欲言互相探讨”,粥粥直言,这一点与海海的看法
高度相合。
除此之外,诸如旁白等的处理,也受到了海海的力赞:“这里的旁白不是纯粹依照历史
事件进行的,而是被放置在人物中,就相当于有人为你梳理了历史发展,让你在看剧的
时候能更加完整的代入人物的所思所想和时代背景”。或许更简单来讲,这应该是严肃
题材对普通观众的一次“减低门槛”。
《觉醒年代》的延迟走红和快速封神,是网络时代的一次逆流而上,也印证了“酒香不
怕巷子深”的内容真理。不过它的突围,亦或是网络上34岁以下观众占比近70%的用户数
据,真的能说明主旋律题材和年轻观众间的壁垒已然被打破了吗?这仍然值得去探讨。
学英语、写信、狂补历史,
年轻人和主旋律的壁垒被打破了吗?
关于年轻观众和主旋律题材之间的契合度,是近年来市场关注的重点问题,当然也不乏
头部代表作快速突围一次次提振市场信心,但客观来讲,这仍然不是一个乐观的命题。
而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或许应该率先关注:在《觉醒年代》中,年轻观众究竟看到
了什么呢?
追剧的过程中,粥粥会经常在同龄人的群里去分享令自己动容的情节,“文笔不好,主
要是真情实感”。据她透露,身边很多同龄人和她一样,对于这段“学习过但并不十分
了解的历史”,正在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作为学生,剧中蔡元培就职北大校长的演讲,
也在让她思考大学的意义,逐渐找回选择专业时的初心。
分享和安利之余,追完剧的海海正在疯狂的在微博、豆瓣等平台上刷新相关话题,“内
心很不舍,在我心里它还没有完结”,通过豆瓣小组去了解关于这部剧背后的故事、属
于那个年代和人物的故事也成为她的全新寄托。在豆瓣小组里,她知道了陈延年和陈乔
年更多没有在剧中展现的一面,也对人物产生了更深的认知。
图片
除此之外,受到剧中人物沟通方式的影响,她也在尝试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好友沟通一些
学习生活心得。“像蔡元培和陈独秀先生,他们在就一个问题发生分歧时会用辩论的方
式去探讨,各抒已见,有文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也有辛辣嘲讽,但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
缺乏的”。
她进一步解释道:“网络社交的时代,我们的交流都是比较碎片化的,即使是面对面的
交流我们也更倾向于使用网络化、碎片化的表达,很难再有系统性的输出,而这种沟通
方式其实没办法让人对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进行清晰的表达,但是在写信的时候,其实是
可以把自己的思路整理的更清楚的”。
一个属于糖宝的小坚持,是她并没有选择向身边任何人安利过《觉醒年代》。“这部剧
不需要这么多的附加条件,作为中国人,就应该好好去了解在那个沉睡的年代里,中国
是怎样被少数一群早已经觉醒的人们拯救的历史。我一直坚信,一个人连自己的国家都
不热爱,那该有多么的无心。”
图片
在她看来,《觉醒年代》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反响,就证明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越来越热
爱自己的祖国了。“当下的市场、长者对年轻观众存在着一些误解,看韩剧追韩星并不
代表着不爱国,只是我们爱国的方式和你们不同”,糖宝直言,而《觉醒年代》真正让
她触动的现实按钮,是“掌握好外语多么重要”。
透过《觉醒年代》,每个人都有着大到爱国主义、小到现实生活的不同的理解和触动,
而这或许正是这部剧能够吸引如此多观众的重要原因。此时再来回看最初的问题“年轻
人和主旋律题材的壁垒被打破了吗”,答案或许就会变得更加简单,那便是老生常谈的
“内容为王”。
图片
在海海看来,《觉醒年代》吸引年轻观众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其打破了传统老套的说教视
角和沉闷的影视表达,以年轻化的审美和选角制胜。“可能老一辈的人对这些历史事件
更有亲密感、接受程度会更高,但《觉醒年代》的受众群恰恰是它成功的佐证,当然它
也打破了以往流量明星霸屏的状况,其实大家还是关注剧本和演员演技的”。
“只要拍得好,导演认真拍,演员用心演,真的不愁没有市场。《觉醒年代》这样的剧
集完全可以走进课堂,也能给学生们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糖宝表示;虽然一再强调
自己不是爱追剧的人,但粥粥近年来连续观看了《山海情》《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
多部主旋律题材,“希望可以越拍越好”。
至于市场热议和关注的“《觉醒年代》有没有续集”,或许弹幕上的那句“你今天的幸
福生活就是续集”便是最好的回答。回到奖项和市场本身,她们不约而同表达了自己的
看法:《觉醒年代》值得每一个奖项,而“能够追完这部剧,以及有机会向身边人一遍
一遍的安利这部剧,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感动的事情”。
--
FROM 113.1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