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历史剧第一次不忍看最后一集!
几百年前的主子与奴才,还这么受追捧,啧啧
不说别的,弑兄上位这个污点,怎么都抹不掉,这还感天动地呢
他最大的贡献恐怕算是那个时代的开放心态了,但所谓盛唐其实也没维持多久,衰败得非常快,贞观后不过百来年(说白了就是武则天和李隆基,李治基本上都是摆设,更别说其它立了废的儿皇帝)就安史之乱,迅速走向衰亡
晚唐平民之惨烈,恐怕不是鼓吹盛唐的人愿意提及的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最近追贞观之治,这部被部分观众评价为纪录片式的历史剧,我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了,然而看到倒数第二集知道太宗只能再活一集的时候,非常不忍看完。以旁观者角度纵览贞观年的各种大事记,钦佩于太宗和群臣的相处之道,也被太宗的个人魅力折服。已届不惑之年其实很少为影视作品润湿眼眶了,不过这部剧还是有几个泪目的瞬间,印象最深的是魏征下线,太宗下榻府邸看望,魏征沉疴中大喊“我是大唐臣子,要有大唐的风骨”坚持要穿朝服见陛下,接着君臣互跪吐露心声,我就再也没绷住了。
:
: 这部剧个别地方改编和张冠李戴,但瑕不掩瑜,没有火起来可能是因为没有过度渲染的情节,另外也没有那么多明星戏骨。我个人非常喜欢马跃饰演的唐太宗,比唐国强版有味道。
:
#发自zSMTH@MI Note 3
--
FROM 106.121.134.*
康熙大帝电视剧的片尾曲《再活五百年》,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同有一种慢慢陪伴的感觉,最后非常不舍。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需要站在他所在的历史时期,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提到的这一点我很赞同
: 【 在 aijiuyigezi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同喜欢,过一段时间没事就翻出来看看,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尤其是后30集治国,总有一种感慨和慢慢陪伴的感觉。
: : 我同时也很喜欢大明王朝1566和走向共和,哈哈。
#发自zSMTH@MI Note 3
--
FROM 106.121.134.*
起居注算个毛线,皇帝想改什么不能改
【 在 lgyyuuk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李世民开了皇帝修改起居注的先例,同时也大幅度修改历史、美化自己的得位不正。只不过后来李二的丰功伟绩让后来人很少愿意去纠结李二当初的得位不正,同样的例子还有成祖朱棣。
:
: 所以,对历史人物没必要过份代入和崇拜。
: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发自zSMTH@MI Note 3
--
FROM 106.121.134.*
同感1561和走向共和还算能看
【 在 sanm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李世民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可我作为现代人不喜欢封建社会皇帝的歌功颂德,更不会作为现代人为他们的死活而,也挺反感把皇帝写得和社会主义公仆,一心为民一样,封建社会的帝制和分配是非常残酷而压迫的。我不喜欢这种电视剧类型,和李世民是不是好皇帝似乎没啥关系?当然很多人喜欢,我觉得这是个人偏好,也表示尊重。 历史剧,我喜欢大明王朝1561或者走向共和这种
: 【 在 haniba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说的这是唯心主义乌托邦社会观了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大唐封建制度肯定先进,可能在贞观年间实行么
#发自zSMTH@MI Note 3
--
FROM 106.121.134.*
第一个,不就是杀了史官几兄弟杀到最小一个问他怎么写,还是坚持要写弑君么?这样的案例
拿出来树典型,本身就是因为能坚持这样做的史官太少了才需要做榜样
司马迁那个确实记不住了
但是皇权之下,史官要坚持客观几乎是不可能的
【 在 lgyyuuki @ [TV] 的大作中提到: 】
:
: 能说出这句话,可见对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的不了解。
: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崔抒弑君故事,看样子你是一点都不了解那么司马迁为啥被宫刑总归要了解下背景吧?
: 【 在 DeepIn 的大作中提到: 】
: : 起居注算个毛线,皇帝想改什么不能改
#发自zSMTH@MI Note 3
--
FROM 106.12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