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倍速看完了。
16个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小处精细、大局粗陋。
原著就是一部网络快餐小说,不要去过度解读。
种种不合理只是因为非要在一个固定的“历史”框架里装入自由发挥的故事罢了,
所谓削足适履耳。
要不是你写了这么多,我都不会再评论了。
【 在 Psychnp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恭该不该死?但他不想活了,翟悦死在他怀里,他的心死一半。曹魏、蜀汉两方的大人物都让他杀荀诩,他的心死另一半。他深陷棋局,一直活在尔虞我诈中,没时间没精力去想,自己这样做对不对、值不值得。最后一刻,他终于想明白了,自己这样被当作棋子,为大人物所谓的兴复汉室而不择手段,夫妻天人永隔,兄弟互相残杀,根本不值得。所以,他选择解脱。
: 荀诩不蠢不蠢?凭一己之力查清整个棋局的来龙去脉。他纯粹且执拗,把“每一个人都值万金”奉为人生信条,并且用一生去做这一件事。他只适合抓间谍,不适合当间谍。但大人物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他拖进一盘看似忠孝礼信仁义道德实则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棋局中。被大人物利用完了,大人物怕他失控,所以把他当弃子扔掉。说到底,不是他害死了陈恭,是那些弈棋人,害死陈恭、翟悦、糜冲、廖会、黄预,害李严被谋逆,害荀诩怀着对至亲的思念和愧疚活下去。
: 陈恭和荀诩之所以被当做主角,是因为他们都令人敬佩、心痛,引起沉思,都是弈棋人手中的身不由己的棋子。陈恭自愿当棋子,他也曾视人命如草芥,他也曾为自己的理想不择手段。但最后一刻,他看清了自己的心,所以他以性命为代价,从一颗身不由己的棋子跳出棋局,成为掌控自己命运的弈棋人。荀诩或许是他心底的一方净土,是他的向往和救赎。荀诩不愿意当棋子,但最开始他什么都不清楚,为了还陈恭一个清白,为了抓住烛龙,他只能凭着本心、拼着性命查案。他是最后一个知道自己是棋子的,也是最后一个被陈恭当做棋子的人。这一次,他懊悔不已,但也不得不活下去,他现在的命不是自己的,是陈恭以命换命保下来的。他带着陈恭的心意,自愿成为大人物的又一颗棋子,活下去。
--
FROM 182.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