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曾经曰过: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也就是孝这个东西也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在双方都可接受的程度内。如果要求绝对的孝,那不是孝,而是PUA。儒家从来也不会说PUA你也得受着。
孝这个东西可以扩张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
比方说领导和下属的关系。领导知道下属在背后说他坏话会生气么?
那就要看说什么坏话了。
如果是实质性的,对权威有伤害的,肯定要严厉处罚。
但如果只是受了气吐槽几句,那只要这个下属还是有用的,多半也就不计较。
为什么?
因为成就孝和服从的是双方,不是单方,是一种博弈过程,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
母慈对应于子孝。
母不慈的时候,当然要小小容忍子不孝一下。
如果这点都看不懂,建议继续学习。
【 在 XQZS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家老大送了盒点心给母亲吃,结果母亲不吃。
: 白家老大从屋里出来的时候把点心给下人,然后居然说“拿去喂狗”。
: “拿去喂狗”,显然不符合人物塑造的需求。
--
FROM 183.1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