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了前两集<三体>,默默关了电视
一直很好奇,你们口口声声的文学性是个什么东东?那样的是有文学性哪样的是没有文学性,有个客观的判定标准么?
--
FROM 101.39.199.*
不是粗糙,是高度提炼的一个偶像性的代表,简洁而有力,如同数学公式般的明确。只不过,这种简洁和有力,不符合某些人的审美罢了。
【 在 choice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体的人性...
: 太粗糙了,太幼稚了
: 一个程心一个罗辑就惊呼人性
: ...................
--
FROM 101.39.199.*
这两点,我觉得大刘都做得很到位啊;
第一层,看对叶文洁的塑造,不成功么
第二层,就更多了,甚至超越其上
【 在 masterlv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学性,理论上的我不是太清楚,但是从我个人的理解,至少可以包括两层:
: 第一层是,具备一定的文笔能力,能通过文字塑造人物形象;比如描述人物的经历-性格-铺垫,到小说的高潮等等套路。
: 第二层是,文学上的表达技巧,表达能力;比如除了主角出场,不仅可以直接描述(如同镜头直接拍),也可以间接描述(比如妖怪出场,可以先描述妖风四起,老百姓四散奔逃);再比如,为了凸显教父的黑道行径,通过送一个斩下来的马头到对方床上这样的表达来达到目的。
: ...................
--
FROM 101.39.199.*
脸谱化的人性怎么就不是人性了呢,是更提炼的一种人性;当然,大刘的书里面,写人性从来不是目的,提炼的人性,导致的在重大事件的抉择,进而影响到历史的进程,这才是目的。如果你老追求去看个人人性的变化,欣赏个人人性的发展,的确不在这条审美路径上。
【 在 Brightblade9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人性, 太脸谱化了, 不像真正的人性。
: 简单说, 自始至终性格和秉性没有发展也没变化, 出场时啥样一直啥样。 唯一有变化的, 只有罗辑。
--
FROM 101.3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