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狂飙其实差距人民的名义很大
一是水平上,这种剧也就是80年代香港量产电视剧的水准,甚至不如20年前的玉观音这类的电视剧水准。
二是诚意上,如果说人民的名义,相关的主管领导会重点审核,那这狂飙一剧,葱制片到审核,都不见得有多上心。
戏剧性确实很强,因为这类剧人物性格鲜明,容易刻画,但是,做不到像人民的名义那样,真的能传递给观众重要的信息,实用的信息。
换句话说,人民的名义可以是挂名最高检察院监制出品,但是狂飙这剧,随便那家文化公司都可以出品,赚取观众收视率但是没多少实际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2
--
FROM 223.104.41.*
比如人民的名义,那李达康跟沙的汇报,跟高的交手;那高育良在厅部级会议上的诡辩,跟赵瑞龙的交锋,那都是名场面,这比那些黑道混混耍黑斗狠可高明,有用多了。
黑道大嫂的风范,一时感觉飒爽,其实只不过是表面,迎合观众的表演罢了,看完之后也咀嚼不出多少东西。
对比祁同伟和高启强,实际上人民的名义聊聊数笔,通过旁白,其他人的叙述,刻画的形象,不比狂飙的高启强差;唯一区别是,观众爱看,喜欢用放大镜去看小人物的崛起和黑化,宁愿花二十多集去描述,这其实并没多大价值。
--
FROM 223.104.41.*
参考隔壁满江红,同样的味道,类似的观众,都没多少变化。
【 在 lipef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扯那么多也否认不了一个事实,狂飙是最近多少年热度最高的一部剧,不仅主角有热度,就是每个配角,哪怕小配角都出名了。
: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
:
: ...................
--
FROM 114.253.254.*
谁告诉你,影视文学作品,其目的是为了迎合观众?
【 在 lipe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拍个电视剧不迎合观众,那迎合谁?
: 好比厨子做菜不迎合顾客口味,那迎合谁?
:
--
FROM 114.253.254.*
我前面就说了,其实这部影片,本质就是一部黑道大佬发家史,这也是导演编剧刻意迎合观众的出发点。
但是张译作为整部电视剧的门脸,那必须要分给足够的戏份,因此就是搞各种人设,加戏,这就跟橡皮泥抹雕塑一样,越到后来,就要越抹越多,增加更多的戏份。
到最后,就是搞得,把张译扮演的安欣,这纯粹就是一个串联剧情的,主持人式的角色,生生给加了各种人设和戏份,很突兀也比较虚假,要提到的各种特色性格,都比主角高启强都多。
【 在 fckmess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别激动,刘邦、朱元璋都是乱世发家的。越是乱世越看能力,有能力就有机会翻身
: 和平年代,就是论资排辈、靠关系的
: 一个卖鱼的,几个警察对他那么好,看着都想笑,你现实中见过这么好、这么闲的警察?还隔三岔五跑到市场去看他。。。新闻联播都不敢这么编
: ...................
--
FROM 114.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