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购买是这几年才推行的事,以前哪有啊。虽然我没看剧,但其实楼主说的真没不合理等地方,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养殖的就知道,新产品第一波种植养殖的都是能卖上很高价值的,一是新鲜感强二是产量偏少,县城很多都愿意花高价买了尝尝,更不用说卖到省城,第一波种的人普遍都赚了大钱。但第二波跟风种的就很多亏本的了,一方面是新鲜感没了,然而跟风上马产量又明显超出市场承载力了,价格就迅速跌下来了。
所以楼上很多拿那些大路货的农产品价格,特别是大路货农产品价格低谷期的价格和这些特色农产品价格来比,显然是比不了的啊。
【 在 CISO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个例可能会失败,但现在强制对口地区单位买高价扶贫产品形成制度,就不会失败了,本质上和转移支付是一个意思,但做得更精细。单位基本就是靠工会福利完成任务,完不成的就靠党员。
--
FROM 140.24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