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说这部剧没有问题,我觉得这部剧对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反应的还是不够,好像法庭辩论一样只有正反双方,做选择题只有ABC,可能是在一部剧里完全反应这些太难了吧,能把辜鸿铭的思想反应出来已经不错了,更何况蔡元培、徐世昌、顾维钧,甚至小胖子傅斯年各自的立场都是复杂的。
【 在 alexhoust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有一种普遍的审美倾向,走向了以前的“伟光正”的反面,大约是说形象高大辉煌就是脸谱化,非要从吃饭拉屎放屁的地方找点问题,才叫形象丰满。然而教员在去北大一年前,已经带领几百学生军缴械3000多溃兵了,现实中如果我遇到这么个人,早已经两眼充满崇拜的目光了,然而这事跟他后面的成就相比完全不值得一提。伟人的魅力就这是么强。如果天天没事就唉声叹气,教员早就不知道完蛋了多少回了。
: 那个时代千锤百炼出来的人,就是这么辉煌。刚建国时候为什么各种形象是伟光正,因为那时候普通人都经过反复锤炼,你要是天天唉声叹气,别说伟人了,就是连普通人都不如。到后来越来越歌舞升平了,普通人开始不相信事情能有这么精彩,人能有这么辉煌,所以才开始有各种不要脸谱化的论调出来,各种电影电视剧也为了迎合观众,拍了很多这样的剧出来。
: 要我说脸谱化怎么了,李大钊就是经常把工资给穷人,自己都不够花,搞得蔡元培不得不把工资发给他夫人,剧里写的都是真实的事情。现在的人没见过这样的,就说太假太雷锋,殊不知当年这批精英的理想岂是你们能理解的。
--
FROM 103.2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