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觉得这些不足以支撑这套行为艺术。
小宝子确实从小就有强烈却朴素的正义感,但他具体行事风格更多的是温和憨厚,对待欺负他的人都没有表现出过愤恨和极端行为,对待自己悲苦的出身也没什么阴暗心理,能大大方方跟陆直陆不忧交朋友,心态总体还是比较阳光开放。
在稍微涉及犯罪心理的影视剧里,虐杀和尸体侮辱对应的都是个人恩怨或心理变态,跟凶手个人性格关系不大。
他最后跟宋典史对话,核心在“冤有头”,而不是舆论。舆论是宋典史冤的一部分,但无头,他无人可以报冤,但陆家的灭门惨案有头,所以他要报仇。这个在宋典史死前的话里也有呼应。
简言之,所有的铺垫可以解释小宝子的动机,但无法解释这种行为方式。
【 在 yah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前面还是有铺垫的
小宝子偷东西那里,只偷他认为的坏人,不偷好人
和他后面杀人报仇的方式是一致的
他是青楼长大的龟公,从小见到的就是见不得光的隐晦事,认字之后读的论语恰恰是刻在杀人越货得到的黄金上,所以他用论语中的话来做反讽
陆无忧是养尊处优,读圣人教诲长大的少爷,就算经历血海深仇,也不一定会选这种复仇方式,他可能会用翻案来洗冤
县令(小宝子)最后一晚和宋典史说的话,点明了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因为仅仅翻案是不够的,舆论翻不过来,陆直还会是忠心报主的家仆,被县令以权谋私栽赃陷害。而凶杀案闹得满城风雨,谣言满天,二十年前的旧事才能重新曝光。
这部剧几乎所有人物的名字、身份和私底下的人设、性情都是反着的,相互冲突的
小宝子也是,看着软软糯糯,傻傻乎乎,只知道贪吃偷嘴,其实是有他追求的“道”
--
FROM 39.15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