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是:
1.第三人称越肩视角好于第一人称。
2.小屏幕好于大屏幕,曾经在120寸投影上玩生化危机6,一顿晃就恶心了。
3.生化7VR时,转向移动加速开关打开好于普通转向。
这个帖子说了一些关于玩游戏头晕的事情,权当参考:
https://club.tgfcer.com/thread-8344846-1-1.html很多人玩游戏不晕,说“怎么会晕呢?帧率不够吧?显示器不好吧?吃晕车药吧?身体好了就不晕了。”
这些都是没搞懂为什么玩游戏会晕。
我玩游戏基本也不晕,但也遇到过个别晕的,所以就简单总结一些处理晕游戏的方案。
这些方案可能分散在各种讨论晕游戏的帖子里,真晕的人可能很难找到。
“晕游戏”的根本原因,是视觉感知到的画面有超出预期的“移动”。有些人前庭不敏感,脑内自动忽略了这些“移动”,就像是带数字防抖的相机,就不会晕。
有些人过滤不了这些“移动”,你的平衡神经一直在下意识的跟它做对抗,于是你就晕了。这一点和过敏很相似,过敏是自身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晕游戏是自身的平衡系统过度反应。部分人经过长期的训练可以克服这种晕,其实就是平衡神经脱敏了,不再和此类“移动”做对抗。
所以,我们只要将游戏中所有“难以预测的移动”都关闭,基本就不会晕。不管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
一般老说,只要同时满足以下几点,基本就不会再晕:
1、FOV调整到90以上
(生化8要用插件),FOV太小的话,玩家会频繁的左右旋转视角获取更完整的信息。这对于平衡神经来说,相当于你在频繁的晃头,时间稍长肯定会晕。
另一个原因是FOV太小,画面中物体的相互关系就看不到,容易迷路,眼球会狠命的在屏幕上寻找可记忆的锚点,也会加速晕的过程。
2、关闭镜头摇晃
FPS游戏为了模拟人体的真实晃动,很多都加了镜头晃动。如果玩家同步晃动,能够感觉到这种晃动带来的轻微体位变化,一般人是不会晕的。但玩家坐在位子上并没有晃动,这种晃动和身体的感知冲突,所以就会晕。
3、关闭视角转向加速
手柄游戏为了辅助转向,同时又要兼顾瞄准精度,很多都有转向加速。有些加速还不是匀速曲线,加速的触发点很难掌握。
玩家在压手柄转身时,对转向的预期是“匀速”的,但画面给了加速变化的反馈,也会和玩家的感知系统冲突。
4、尽量保持帧率的稳定
帧率低并不是晕的关键因素,只要帧率稳定,大脑很快就能适应。但如果不稳定,有时快有时慢,有时画面连续有时又跳过一些画面。也就让身体不断的预测失败,轻者瞄不准,重者就晕了。所以很多主机游戏即使能跑到40帧也会锁在30帧。PC版玩游戏也尽量让帧数稳定,不要过度贪分辨率贪效果。
5、尽量用手柄
鼠标操作视角时,手部的晃动会比较剧烈不均匀,桌面和鼠标的摩擦不均时视角还会出现跳动。手部移动到鼠标垫边缘时手部还会经常做些位置的微调。这些多余的视角晃动对于敏感的人来说就也会加重晕眩。
另外就是鼠标玩游戏必须贴近显示器,晃动的画面占据更大的视觉,晃动感会更强烈。同时,现在的屏幕也大了,离近之后眼球在晃动的画面上要更频繁的扫描,也会加重晕眩。
以上这几条,几乎对所有游戏有效,除了除了《半条命2》!
半条命2有着一个非常蛋疼的设定,主角移动有加速度。起步时画面逐渐加速到最高,停止时画面缓慢停止。这对于你的身体来说,就是通过视觉预测自己要动却没动,预测自己要停却没停,反复的冲突,直到晕吐。而且游戏里还不能关闭这个设定。现在的FPS游戏很少用这个带明显惯性的行走方式了。就是晕的人太多。遇到这种游戏晕的话,就不要玩了,一般都是关不掉的,身体也很难适应。
游戏的开发者和测试员,他们是长期玩同类游戏的,即使其中有些人天生晕,在工作中也基本脱敏了
--
修改:evilll FROM 111.206.214.*
FROM 111.20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