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博偷换了概念。这个场景递进从上海转换到老家,看似是对比了卷和躺,其实除了最一开始的阁楼和冰美式段子仍然是在说卷,后来的段子对比的是遵守规则和无视规则。老家代表了躺么,其实不是,面上的规则是需要提前4个半小时去机场,否则赶不上飞机,其实面下的规则是打个电话就能通融。小县城的自由与大都市的拘束。我想卷和躺的主要差异来自于自我驱动力的巨大不同,高铁检票是否按时真的不算契合的段子。然而庞博又很巧妙,他用最后的点题,勾画了一个少年渴望大都市的目标,这对大部分观众都有共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通常都是卷出来的,让观众自己用自身的生活去填补躺到卷的空白,引起了共鸣。怎么说呢,整篇的构思很巧妙,但是细品,在我看来一言难尽。
【 在 oam1234 (poor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本确实不错,比其他人高,观众缘一般
:
: 庞博讲的那个跟卷有啥关系?票数这么高,纯靠观众缘
:
--
FROM 112.6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