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管中窥豹,德约的影响力是真不行哪
90后确实很水,不只是德,费纳德都靠90后太水才能拿了这么多大满贯
比如纳达尔去年拿的两个大满贯,决赛打败的也是90后
但比较相互交手战绩,德稍微领先纳,费排最后
【 在 luch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行是正常的,曾经蒙古人一时打遍欧亚无敌手,又有多大的影响力? 历史长河中一段短暂的倒退。也就蒙古人或者跟蒙古人有血缘关系的人或者想跟蒙古人沾点血缘关系的人才激动得不要不要的。不是蒙古人多厉害,而是周边的国家太水,正如当今网坛的90后,00后们。
:
--
FROM 183.240.8.*
费98年转为职业,纳01年转为职业,德03年转为职业,年龄差距不大,德08年获得温网,11年获得温网,澳网,美网,击败的也是80后
而且80后要分85前和85后,85后基本和德纳同期,85前的也很水,除了费,获得大满贯的就四位,萨芬2,休伊特2,罗迪克1,费雷罗1,90后分为95前和95后,95前最水,目前就蒂姆1,95后梅总1,但95后目前是网坛中坚力量,这次澳网四强有3个95后,他们还能打10年左右,剔除费,95后退役时大满贯数量大概率超过85前
【 在 kxzmail 的大作中提到: 】
: 费前期对手主要是80后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120.233.194.*
按你的说法,95前水也是三巨头统治力太强,95后目前水也是年老的德纳统治力太强
按相互交手数据,牛是全面落后于德纳
而且牛巅峰期统治力不如德纳,三人大满贯数据相差不大,但大师赛冠军数,牛和德纳相差很大,牛28,纳36,德38,纳德还没退役,数据还会上升
【 在 kxzmail 的大作中提到: 】
: 85前水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年轻健康牛统治力太强呢?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120.233.194.*
技术革新和网球发展背景相关
90年代开始,由于转播和观赏性需求,网球它进入了一个大降速时代,球速降低以后,发球上网很容易被对手打穿,球员的技术也由三两拍解决发上型逐渐转变为底线型。
相应地,网球教育也发生变化,由注重发球,上网到注重接发,底线,85前,也就是老牛这一批可以说是接受注重发球,上网的网球教育的最后一批学生,但也逐步增加了底线,85后,也就是德约纳达尔穆雷这一批是接受注重接发,底线的网球教育的第一批学生,现在的95后,梅总,紫薇,嘻嘻的网前技术都不大行,估计和他们青少年时接受的网球教育相关
【 在 kxzmail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当时的网球技术水平,休伊特,罗迪克,萨芬都是顶尖高手。网球技术在进步,你现在看桑普拉斯,发球上网的打法,你也会觉得很水。技术的革新很大程度上就是老牛推动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修改:pantianj FROM 120.233.194.*
FROM 120.233.194.*
网球变革发展背景是主要原因,而且是缓慢的过程,随之改变的是网球学校教育,继而改变球员的技术
球速降低后,没法有效地发球上网,如果费回到80年代打球,同样会主攻发球上网
【 在 kxzmail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网球变革的因素,也得有快速适应引领变革的球员出现,才能推动技术的发展。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120.233.194.*
改变球的重量,材料,外表面,球场材料,从而改变球速,球落地后的弹速和弹起高度,这里说的球速,更多的是说弹起后的速度
四大满贯用球的重量、摩擦力、落地弹后的速度和高度都不同
【 在 JoseM 的大作中提到: 】
: 网球怎么实现降速的?球变了吗
--
FROM 120.233.194.*
不只慢了一点
球速更多的是指球落地后弹起速度
2003年费德勒温网夺冠,网球落到草地上,反弹速度为64英里每小时。2012年费德勒夺冠,网球落地后反弹速度为55英里。这两场比赛,费德勒的发球速度几乎差不多。也就是说,球速慢了很多。
【 在 cainaon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场地和球的气压,材料吧。感觉是略微慢了一点。
--
FROM 120.233.194.*
男子大满贯数量上十的历史上就五个人,除了三巨头,就两个人,拿三个以上的都很少,有这么容易刷吗
而且德纳的同龄人比费的同龄人强一截,德纳同龄人包括彼此,穆雷,瓦林卡,拿的大满贯都比费的同龄人多
最后,95后和00后并不弱,穆雷,瓦林卡,蒂姆这几年面对这些年轻人,都很艰难,很少获胜
【 在 rocfir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年五年的代差,足够刷十个大满贯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20.23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