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再谈超导,兼议超级电容
前面说到:金属导体的一维线性结构很可能就是常温常压下的超导体。但将金属导体加工成直径为一个原子的金属丝在工程上太难了,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可以尝试将那些小原子绝缘材料的原子注入金属导体中,如氢原子和氦原子,也就是用这些不导电的小原子将金属原子分隔开来,这样或许就可以在金属导体内部形成与单原子金属丝相类似的结构。
近年来由于锂电池的成功,让超级电容的相关研究处于一个停滞状态。超级电容的瓶颈在于容量和耐压性没有什么大的技术进步,一旦实现质的突破完全可以取代锂电池。现在大尺寸单层石墨烯的制备非常困难,同样也可以尝试将氢原子或者是氦原子注入石墨材料的两层石墨烯的间隙中去,假如可行的话,这块石墨不就是一个超超级电容吗?同时再辅以其它手段提高它的耐压性(具体什么手段以后再讲)。
以上内容都是先前日记中的东西,原打算以后有机会小范围的讲给那些从事相关研究人员听一听,看能不能给他们点灵感和启示?犹豫再三,还是招了吧,别等了。等那猴年马月,也许永远也没有机会?要不当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之后,谁还会在乎我的日记呢?
我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有价值,或许是因为太自恋,弊扫自珍了吧?有枣没枣先打两杆子再说,嘿嘿
--
修改:md2006 FROM 223.79.30.*
FROM 223.79.30.*
要从物理进军材料领域了呀
材料领域比较适合你,因为理论含量很低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将金属导体加工成直径为一个原子的金属丝在工程上太难了,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可以尝试将那些小原子绝缘材料的原子注入金属导体中,如氢原子和氦原子,也就是用这些不导电的小原子将金属原子分隔开来,这样或许就可以在金属导体内部形成与单原
: 咏鹗羲肯嗬嗨频慕峁埂
: 近年来由于锂电池的成功,让超级电容的相关研究处于一个停滞状态。超级电容的瓶颈在于容量和耐压性没有什么大的技术进步,一旦实现质的突破完全可以取代锂电池。现在大尺寸单层石墨烯的制备非常困难,同样也可以尝试将氢原子或者是氦原子注入石墨材料的两层石墨烯的间隙中去
: ...................
--
FROM 1.80.151.*
来呀,把牛顿定律说清楚了再讲其他的啊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将金属导体加工成直径为一个原子的金属丝在工程上太难了,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可以尝试将那些小原子绝缘材料的原子注入金属导体中,如氢原子和氦原子,也就是用这些不导电的小原子将金属原子分隔开来,这样或许就可以在金属导体内部形成与单原子金属丝相类似的结构。
: 近年来由于锂电池的成功,让超级电容的相关研究处于一个停滞状态。超级电容的瓶颈在于容量和耐压性没有什么大的技术进步,一旦实现质的突破完全可以取代锂电池。现在大尺寸单层石墨烯的制备非常困难,同样也可以尝试将氢原子或者是氦原子注入石墨材料的两层石墨烯的间隙中去,假如可行的话,这块石墨不就是一个超超级电容吗?同时再辅以其它手段提高它的耐压性(具体什么手段以后再讲)。
: 以上内容都是先前日记中的东西,原打算以后有机会小范围的讲给那些从事相关研究人员听一听,看能不能给他们点灵感和启示?犹豫再三,还是招了吧,别等了。等那猴年马月,也许永远也没有机会?要不当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之后,谁还会在乎我的日记呢?
: ...................
--
FROM 183.220.92.*
昨天我把这个帖子的部分内容上传“预印本服务系统”,你猜怎么着,给拒绝了,原因是“内容不正确”,可把我给整不会了,既懵又乐,笑死
职业学者上的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这个需要资格审查。业余爱好者大多上预印本服务系统,这个不需要资格审查,只要是程序合法以及文字不违规,内容不审查,一般都给发,很方便的。先前也上传过,挺顺利,当然也很少上传。这回拒绝的原因竟然是“内容不正确”,问题是我自己都是用或许、大概之类,再说那里面有正确的吗?有多少是正确的?要是正确的话,地球都不知道被掀翻几回了。大概是管理员犯迷糊了吧?哈哈
--
修改:md2006 FROM 223.79.30.*
FROM 223.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