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个有关航天的疑问
你这初中不及格啊
去爬山看看,是爬100米累,还是爬200米累?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已经处于失重状态下的航天器,如飞船、人造卫星等,在提升轨道的时候为什么还是需要一个持续且较大的火箭推力?应当一个很小的力就可以,明明是距离地球越远引力越小,离开就越容易——既然是“跑路”,跑的越远就越轻松嘛!还有,一颗人造卫星每提升100公里轨道所需要的推力都是相同的吗?
: 自然状态下,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环绕速度就越小,大致遵循着平方反比律。而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却是相反的(地球同步卫星除外,那是其多次变轨的结果)。
: 在航天实践中,F=ma(包含G=mg)好用,还是F=GMm/r2好用?吃瓜群众胡乱猜测一下:在航天活动中,其实那个万有引力常数G真的没啥用
--
修改:zuigao FROM 112.44.102.*
FROM 112.44.102.*
你从地上往上跳高,一般都是需要先在原地进行加速的,但是为什么你从地面(低轨道)提升到最高点(高轨道),却是一个减速的过程呢?
这个道理明白么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人造卫星的发射来讲,卫星从一个低轨道提升至一个高轨道,一般都是需要在原有环绕速度的基础上进行加速的,但为什么地球同步卫星从发射初期的低轨道(7.9千米/秒)提升至地球同步轨道(3.1千米/秒)却是一个减速的呢?因为这是卫星经过多次变轨调整后的结果,这个真的很难,不是一般国家能做到的。一个国家能够进行探月的前提就是要掌握地球同步卫星技术
:
--
FROM 112.44.102.*
满嘴的胡说八道,地球同步卫星,只能有一个高度
其他高度,都无法保持24小时的同步转动周期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卫星的地球静止轨道来讲,卫星的高度除了近地轨道不行之外,其它的高度也是可以的。之所以选择36000千米这一高度完全是基于卫星的工作需要而设定的,也就是说在这一高度上最适合通讯卫星。以赤道的自转线速度(466米/秒)为基准,卫星的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高度可以任意设定,只要能和赤道上的一点对上眼就行
: 作为纯业余爱好,其实心里也没底,随便聊聊罢了,谁让咱赶上了好时代,也吃饱了呢
--
FROM 112.44.102.*
在悬空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保持角速度一致? 给你一个问题,请你原地跳高 10 公分,然后悬空保持不动
看起来很容易吧,做得到么?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小时候没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我的意思是,对于地球赤道上的某一个点来讲,静止轨道卫星只要与该点保持角速度一致,高度可以用速度来调节
: 还有疑问就是:依据现有的引力理论,因为静止轨道卫星处于地月之间,每一个月都会有一个近月点和远月点,月球的引力效应如何克服,以保持其运行的稳定性?
: 我也不坚持,或许就是胡说八道。但假如我们不提问题,那么已有的东西永远都是正确的,尤其是鱼目混珠的时候
--
FROM 112.4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