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探索一种新的可能的登月方式
传统的登月方式是先绕月后落月。月球是没有大气层的,如果把月球看作是一个巨型绕地运行空间站的话,那就可以先把航天器发射到月球绕地轨道上去,再通过减速以对接的方式登月,类似于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这样是否会更经济一些呢?
问题是月球绕地运行的速度很低(大约只有1千米/秒),航天器无法以这样低的速度在这一轨道上绕地运行,不过,这可以应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的技术来实现。同时,话说回来,依据万有引力的平方反比律,月球可以在这一轨道上低速运行,为啥人造的航天器就不可以?
--
FROM 120.225.241.*
【 在 webho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月球与空间站的区别是引力不能忽略,对接个鬼啊
月球的引力确实不能忽略,但也不是特别大,这个可以通过反推火箭来实现。假如航天器可以在月球绕地轨道上以1千米/秒多一点的速度跟随月球运行,当靠近月球的时候就启动反推发动机,还是能够落月的。说可能会经济一点的原因是,这样做或许能够简化传统登月过于复杂的程序,以减少微控发动机的数量,嫦娥五号装配了大大小小89台发动机
以我的“引力”观,猜测是:只要航天器不绕月运行,也不与与月球表面接触(月球没有大气层),它对航天器就没有“引力”,当然这是后话
--
修改:md2006 FROM 120.225.233.*
FROM 120.225.233.*
【 在 aichit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玩意?按我的理解,如果想发射到月球绕地轨道上,先要走“地月转移”轨道,再加速。传统的方式是先发射到“地月转移”轨道,再减速。所以下面条路行不通:先地月转移,再加速到月绕地,再减速到月球轨道。
: 我完全没看懂你的帖子里的第二段话。
第二段的核心就是:人造的航天器是否能与月球一样在月球绕地轨道上以1千米/秒的速度运行?也就是说,人造的航天器是否可以成为第二个月球?假如二者速度相同,相隔一定距离就不会撞在一起,如星链一样
--
FROM 120.225.233.*
【 在 frying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不接触就没有引力
: 那月亮为啥还绕着地球转
因为月球原本就是来自地球,这与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运行是因为它来自地球一个道理。当然,这太久远了,涉及到月球的起源
:
--
FROM 120.225.233.*
想了又想,假如把月球看作是一个特大号的空间站,那么用对接的方式登月或许是可行的(这里不考虑是否经济的问题,只说原理),过程大致如下:
第一步,在月球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选定一个点,让飞船环绕该点运行。原理见“对嫦娥二号环绕L2点运行所需向心力的解释”一文。
第二步,逐渐降低飞船环绕该点运动的速度,最终让飞船落在该点上,从而实现让飞船在月球轨道上的绕地运行,并让飞船绕地运行的速度与月球绕地运行的速度相同,即二者都是1.1千米/秒
第三步,给飞船缓慢加速,让其追上月球以实现落月的目的
注意:在落月之前,飞船与月球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引力”效应,只有落月之后才会被月表的重力加速度所束缚
--
修改:md2006 FROM 120.225.241.*
FROM 120.225.241.*
【 在 liu7894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厉害了,还能限制引力的作用起始时间。
: 你如果是上帝应该可以。
:
哈哈,来的都是上帝
我不相信(或者说高度怀疑)那个莫须有的“万有引力”和“空间弯曲”。爱因斯坦有搞恶作剧的嫌疑,没准就是笑不活了:开个玩笑,他们咋就这么笃信呢,真能折腾啊!伽利略其实已经做的很好了,遗憾的是他没有为地表重力加速度的来源给出解释
欢迎去批判“万有引力本源的新探索”一文,我准备好了
--
修改:md2006 FROM 120.225.241.*
FROM 120.22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