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话说万有引力与航天
同步卫星的速度只有3.1,是因为它在36000公里的地方……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人造天体来讲,无论是400吨的国际空间站,还是1克的太空垃圾,只要是其速度不低于7.9千米/秒,能够克服地表的重力加速度,那么它就不会坠落地面。这说明人造天体的运行与因质量而存在的所谓“引力”无关。至于说为什么速度只有3.1千米/秒的地球同步卫星不会坠落的问题,那是因为同步卫星在入轨的时候姿态和速度不断变换调整后的结果。
: 不考虑万有引力公式,用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就可轻松地得到飞船的第一宇宙速度,在这里,万有引力公式除了能用来解释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引力”满足好奇心之外,就是多余的。
: 嫦娥二号在完成探月任务之后去L2点做环绕运行以及后来更远的深空之旅,只是启动了4台10N的发动机就可完成。为什么会变得如此轻松呢?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从环月轨道上进行的,这相当于飞船是从月面起飞的,而月表的重力加速度较小,所以说月球非常适合作为深空探索的中继站
: ...................
--
FROM 223.104.42.*
说的是,同步轨道上的天体,维持在该轨道,不需要“7.9”。
“7.9”是地表附近轨道的第一宇宙速度。同步轨道的一速不需要7.9……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步卫星的速度只有3.1 ,那是一个经过一些列操作变轨降速后的结果,它最初到达36000公里地点的时候,速度远超7.9,可以去找搞卫星轨道设计的人了解一下
--
FROM 223.104.42.*
不是的,36000的高度,3.1就够维持圆周运动了。然后,根据开三,在这轨道上这速度,能同步……
把实际数据往(GM/R)^(1/2)带一下就知道了……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7.9及以上的速度,在36000公里的地方,卫星是不可能实现同步的,但卫星装配有多个发动机,是可以人为操控的,事在人为,降速但不坠落,从而实现同步,指导思想不是那个引力的平方反比律
--
FROM 223.104.42.*
唉……僭越了僭越了……
【 在 Too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还真一本正经的解释,把我看笑了
: 你搞不过ta的。。。
--
FROM 111.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