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话说万有引力与航天
顶上去,这个贴反映了这个论坛的真实水平。 ((:
--
FROM 114.246.204.*
【 在 TPX6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SB玩意
相信用不了太久,你就会觉着原来自己才是个SB玩意儿!有种就别删,让历史给你见证
--
FROM 120.225.241.*
你是文科生吗?
400吨的空间站,现实问题是你怎样让它上天,而不是上天后怎么样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人造天体来讲,无论是400吨的国际空间站,还是1克的太空垃圾,只要是其速度不低于7.9千米/秒,能够克服地表的重力加速度,那么它就不会坠落地面。这说明人造天体的运行与因质量而存在的所谓“引力”无关。至于说为什么速度只有3.1千米/秒的地球同步卫星不会坠落的问题,那是因为同步卫星在入轨的时候姿态和速度不断变换调整后的结果。
: 不考虑万有引力公式,用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就可轻松地得到飞船的第一宇宙速度,在这里,万有引力公式除了能用来解释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引力”满足好奇心之外,就是多余的。
: 嫦娥二号在完成探月任务之后去L2点做环绕运行以及后来更远的深空之旅,只是启动了4台10N的发动机就可完成。为什么会变得如此轻松呢?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从环月轨道上进行的,这相当于飞船是从月面起飞的,而月表的重力加速度较小,所以说月球非常适合作为深空探索的中继站
: ...................
--
FROM 120.231.139.*
看你前几个回帖,真是不想再说什么了。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相信用不了太久,你就会觉着原来自己才是个SB玩意儿!有种就别删,让历史给你见证
--
FROM 124.64.17.*
别侮辱文科生了
【 在 tp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文科生吗?
: 400吨的空间站,现实问题是你怎样让它上天,而不是上天后怎么样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06.37.81.*
卧槽,万有引力和质量的关系楼主搞懂了吗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人造天体来讲,无论是400吨的国际空间站,还是1克的太空垃圾,只要是其速度不低于7.9千米/秒,能够克服地表的重力加速度,那么它就不会坠落地面。这说明人造天体的运行与因质量而存在的所谓“引力”无关。至于说为什么速度只有3.1千米/秒的地球同步卫星不会坠落的问题,那是因为同步卫星在入轨的时候姿态和速度不断变换调整后的结果。
:
: 不考虑万有引力公式,用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就可轻松地得到飞船的第一宇宙速度,在这里,万有引力公式除了能用来解释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引力”满足好奇心之外,就是多余的。
:
: 嫦娥二号在完成探月任务之后去L2点做环绕运行以及后来更远的深空之旅,只是启动了4台10N的发动机就可完成。为什么会变得如此轻松呢?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从环月轨道上进行的,这相当于飞船是从月面起飞的,而月表的重力加速度较小,所以说月球非常适合作为深空探索的中继站
:
: 从1957年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1964年的第一课地球同步卫星用了7年时间,期间应该走了许多弯路。或许那些从事卫星轨道设计的早就意识到了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卫星轨道是不靠谱的,那就是个坑。但他们反不了牛顿,因为牛顿已经化作了一个科学符号,早就被人们做成青铜给供起来了。假如100年后,后人再来看这段科学史,大概会忍不住笑出声的:虽说早已经漏洞百出,却还在津津乐道,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科学迷信呢?对不起,我先乐了,嘿嘿
:
: 在科学史上,人们曾迷信亚里士多德,也曾迷信过托勒密,但那真没什么,因为在那个时代,全世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全部加起来恐怕也没俺村的人多,而现在呢?惭愧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TAS-AN00」
--
FROM 101.82.71.*
【 在 tp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文科生吗?
: 400吨的空间站,现实问题是你怎样让它上天,而不是上天后怎么样
文科生也不是,体育生
你可以说,这个是需要克服地心引力的,我说这是在克服地表的g:你说g的由来是因为地球的吸引,我讲地表的g源自地心的“脉动”。总之,你站队牛顿,就有义务代他回答问题(见其它帖子);我站在伽利略的一边,就帮他完善他的学说
--
FROM 120.225.241.*
得有数据,有测量,有验证,有理论的一堆条件才能得出的结论,这货一拍脑袋就推F了
这样看来,水木上乌泱乌泱的F红,还真有群众基础,辣鸡级群众基础,这是理论、推导、科学、逻辑都解决不了的毒瘤,你永远不能用道理打败一个不讲道理的人,F红尤其如此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人造天体来讲,无论是400吨的国际空间站,还是1克的太空垃圾,只要是其速度不低于7.9千米/秒,能够克服地表的重力加速度,那么它就不会坠落地面。这说明人造天体的运行与因质量而存在的所谓“引力”无关。至于说为什么速度只有3.1千米/秒的地球同步卫星不会坠落的问题,那是因为同步卫星在入轨的时候姿态和速度不断变换调整后的结果。
: 不考虑万有引力公式,用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就可轻松地得到飞船的第一宇宙速度,在这里,万有引力公式除了能用来解释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引力”满足好奇心之外,就是多余的。
: 嫦娥二号在完成探月任务之后去L2点做环绕运行以及后来更远的深空之旅,只是启动了4台10N的发动机就可完成。为什么会变得如此轻松呢?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从环月轨道上进行的,这相当于飞船是从月面起飞的,而月表的重力加速度较小,所以说月球非常适合作为深空探索的中继站
: ...................
--
FROM 116.235.128.*
算起来,我在搜狐论坛见到第一个民科已经整整二十年了。当年那个民科好歹一直在推翻狭义相对论,说跟声速一样,光速也不存在极限。不懂微积分,但好歹也能懂点极限的概念。
没想到二十年过去了,中国的民科事业竟沦落至此,后继无人啊!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人造天体来讲,无论是400吨的国际空间站,还是1克的太空垃圾,只要是其速度不低于7.9千米/秒,能够克服地表的重力加速度,那么它就不会坠落地面。这说明人造天体的运行与因质量而存在的所谓“引力”无关。至于说为什么速度只有3.1千米/秒的地球同步卫星不会坠落的问题,那是因为同步卫星在入轨的时候姿态和速度不断变换调整后的结果。
: 不考虑万有引力公式,用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就可轻松地得到飞船的第一宇宙速度,在这里,万有引力公式除了能用来解释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引力”满足好奇心之外,就是多余的。
: 嫦娥二号在完成探月任务之后去L2点做环绕运行以及后来更远的深空之旅,只是启动了4台10N的发动机就可完成。为什么会变得如此轻松呢?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从环月轨道上进行的,这相当于飞船是从月面起飞的,而月表的重力加速度较小,所以说月球非常适合作为深空探索的中继站
: ...................
--
FROM 223.104.165.*
我觉得运载火箭应该烧水洗煤,不应该烧偏二甲肼,不服来辩!
--
FROM 219.14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