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何验证金属导体的导电是通过导体的表面来实现的?
在闭合直流电路中的任意一处连接一块铜板,假如该铜板可以无限放大,那么该电路还会连通吗?也就是说电荷不会穿越铜板,只能翻墙而过。原因如是:尝试将铜板换作空心铜球,则铜球的内壁不带电。果真如此,自由电子导电论该做如何解释?
猜测:金属导体通常情形下是通过导体的表面来实现导电的,而超导体却是立体导电
--
FROM 120.225.233.*
“金属导体的导电是通过导体的表面来实现” 这个结论是错的,你把趋肤效应理解错了。 实验很好做的,不用无限大, 对比两块不同大小的铜板的电阻就行了,看看铜板越大,电阻是否越大。 正常来讲,铜板越大电阻越小
--
FROM 119.123.204.80
百度百科:
当导体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也就是说电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体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结果使导体的电阻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也增加。这一现象称为趋肤效应(skin effect)。
关键点:
1. 交流电
2. 不均匀,不是全部在表面,和频率有关
--
FROM 119.123.204.80
百度百科原理:
但在高频电路中,电流变化率非常大,不均匀分布的状态甚为严重。高频电流在导线中产生的磁场在导线的中心区域感应出最大的电动势。由于感应的电动势在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在导线中心的感应电流最大。因为感应电流总是在减小原来电流的方向,它迫使电流只限于靠近导线外表面处。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变化的电磁场在导体内部产生了涡旋电场,与原来的电流相抵消。
我的观点:
根据这个原理, 不管是超导体还是普通导体 ,都存在趋肤效应。
--
FROM 119.123.204.80
【 在 zdg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百度百科:
: 当导体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也就是说电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体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结果使导体的电阻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也增加。这一现象称为趋肤效应(skin effect)。
: 关键点:
: ...................
还是那句话:这里只说直流电,在电路中连接一个空心铜球,则铜球的内壁不带电,假如一个人在其内部伸开手臂接触电路的两端不会有危险——这样的说法对不?
--
FROM 112.9.37.*
如果将电荷视为在导体中以光速运动着的粒子,那它还需要什么载流子?它需要的是路,不是车。再说货(电荷)比车(载流子)快,要车有啥用?就是把车(载流子)看作是传送带,也没有货(电荷)比车(载流子)还快的道理
应该确认电荷在导体中运动的路就是由导体原子的外层电子搭建起来的,类似于滚木传输,此时外层电子只需要将电荷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即可
--
FROM 112.9.37.*
对是对,但是假如人在外面, 用手接触 铜球的外壁,一只手摸也好,两只手摸也好,或者是摸铜球两端,都不会有触电危险的。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那句话:这里只说直流电,在电路中连接一个空心铜球,则铜球的内壁不带电,假如一个人在其内部伸开手臂接触电路的两端不会有危险——这样的说法对不?
--
FROM 119.123.2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