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何认识电阻?
如果电阻提供了场地, 电阻越大也就是场地越大 , 电流越通畅?
--
FROM 119.123.206.228
需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具体是如何创造条件的?什么样的条件?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说不合适,已修正为:创造了条件
--
FROM 119.123.206.228
你这属于, 先把书上的定律进行错误的理解和解释, 然后再对错误的理解进行批判。 本身理解就是错的,批判起来当然有理有据。 最后,再将批判的范围扩大。
“一味地增大电阻反而会适得其反” 这么明显的事实,都能想到的,不要把其他人当傻子。白炽灯这个例子,初中物理考试不知考过多少遍了。 “热量与电阻成正比”只是你理解错了,你找到原话出处,在仔细多看看,是不是漏了啥。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依据焦耳-梗次定律,电路中电流做功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在数学计算的时候是这样的,但从物理原理上来讲不能这样认为,原因是随着电阻的增大,电流就会迅速变小,这也是早期白炽灯用碳和钨做灯丝的原因。在高熔点的情形下,虽说它们的电阻不大,但可以做的很细,让电流在此产生类似于肠梗阻的效果,从而加剧能量的转换,一味地增大电阻反而会适得其反
: 以上也再次说明数学不能决定物理,数学是只要数学逻辑讲得通就行,可以不用讲理,而物理学却需要综合考量符合物理规律
: 数学家:我借你一粒水稻种子,你将来就会有吃不完的大米,不信我给你算算,看什么叫一本万利
: ...................
--
FROM 119.123.206.228
我觉得你说的有一定道理, 只不过,可以重新定义一下碰撞,就解决问题了,反正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不一样,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得有个词来描述,用碰撞好理解,如果现象又满足动量守恒啥的,那就重新定义一下碰撞,用碰撞这个词了。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自由电子在运动中要与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每秒钟的碰撞次数高达10的15次方左右。这种碰撞阻碍了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表示这种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叫作电阻
: ——以上是百度百科的说法。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的碰撞——到底是碰撞在金属正离子的哪个部位上的?核外电子还是原子核上?
: 就这样认识电阻,还超导呢
--
FROM 119.123.20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