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把电子和质子所带的电荷视为元电荷(电荷的最小单位),所以在电容器的阴极板上就是聚集了大量的电子,而在阳极板上则是失去了等量的电子
电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还是很大的,对于电子的大量聚集和缺失难道不会改变物体(或物质)的结构吗?尤其是那些核外电子数很少的元素,外层电子的增加或缺失对原子的体积影响很大。如是,在电子显微镜下应该能观察到电容器极板上的改变
如果将正、负电荷视为两种性质迥异又关联的极小的微粒子(二者的结合体就是光粒子),那么电容器在充电的过程中就是在阴极板上聚集了大量的负电荷,在阳极板上就是正电荷,这样似乎更好理解。同时,“位移电流”的假说也就没有必要了,还可以在微观上更深刻地理解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更进一步,量子力学给人的感觉从此也就不再神秘
电子和质子所表现出来的带电性更像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意为“电荷”是其自身结构的一部分,不能失去,失去就不再是电子和质子了)。用“带”来描述是不恰当的,说明电荷只是它们的身外之物,失去和得到都很正常,用“显示”更好
--
修改:md2006 FROM 120.225.233.*
FROM 120.22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