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电流的热效应和磁效应
【 在 zdg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较大的电容器给一个较小的电容器充电, 电流计会偏转的。 和用电源给一个电容器充电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实验也很好做的。
:
用的是普通电容器?别用电解电容器和超级电容,就用普通电容
--
修改:md2006 FROM 120.225.233.*
FROM 120.225.233.*
【 在 zdg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样的算普通呢, 刚好,好几种类型的电容我基本都有。 效果是一样的, 大电容给小电容充电, 肯定会有电流的。
:
就用那种平行板电容器,用一个较大的平行板电压容器给另一个较小的平行板电容器充电,电流计也只能串联在电路中
--
修改:md2006 FROM 120.225.233.*
FROM 120.225.233.*
【 在 zdg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没意义了,不管我找出那种电容器, 只要实验结果不符合你的预期,你都可以毫无理由的说这种电容器不符合要求,然而也不解释为啥不符合要求。 这就缺乏逻辑了。
: 现在市面上的电容器,为了大容量、小型化、低成本,做了各种优化,要么从材料方面优化,要么从结构方面优化。 总之,不会是你想的两个平行板放到一起, 这下好了,到你这里都可以成为借口,这种电容器不行。
: 其实按照你说的搞两个平行板做电容,结果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容量太小,电流也会很小,电流表是检测不到的,弄个示波器来可能能检测出来。 但是,你可能会说, 示波器不行,必须要电流表。这就没法交流下去了, 不讲道理的话,无解。
: ...................
平行板电容器容量是很低,用大小2个莱顿瓶来替代应该也行。之所以要用平行板电容器,因为现在市面上普通电容器的绝缘用的大多都是可以极化的电介质(金属氧化物),更别说电解电容和超级电容了,它们用的都是电解质,就是为了排除产生类似电池的效应
既然你嫌麻烦,那么就来一个最简单的:直流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联上一个开关,再联接一个电流计,最后连接线圈的一端——在合上开关的瞬间,电流计会偏转吗?依据“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说法,在合上开关的瞬间是会产生瞬时电流的
--
修改:md2006 FROM 120.225.233.*
FROM 120.225.233.*
【 在 zdg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太懂你这个试验,线圈是干啥用的?线圈另一端接哪?
: 我也说一个我自己分析的观点吧,不一定对,就一根导线压根不用接触到电源,把他靠近电源正极或者负极,就这个靠近的过程导线就会产生电流。只是电流非常小,几乎无法检测,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
如果不接线圈,直接接一段导线,那么因为这段导线太短,尽管理论上也能产生一个瞬间电流,但这个电流太小,不易检测得到。接上一个线圈(线圈的另一端空着,啥也不接),导线至少增加到几十、上百米,检测起来就容易得多
你说的靠近产生的不是电流,是静电感应,不会有电流的磁效应。实验的目的是:确认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产生的这个瞬间电流,是否会伴随着电流的磁效应?
--
修改:md2006 FROM 120.225.233.*
FROM 120.225.233.*
传统的观点认为:电子所带电荷是一个最小单元,只要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定向运动起来就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同时就会产生电流的热效应和磁效应,不论这个电流是恒定的,还是瞬时的都可以。这样,对超导的微观解释就是假如能给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配对,那么导体的电阻就会消失
我的观点是:正、负电荷就是在导体中以光速c运动着的粒子,只有当二者相遇的时候才会产生电流的热效应和磁效应。对超导的解释就是2种电荷在导体中实现分流,正、负电荷不会发生对撞产生热效应,只有正负电荷相遇后的相互环绕运动而产生的磁效应,类似于安培的“分子电流”
--
FROM 120.225.233.*
【 在 zdg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有磁效应的, 因为只有一瞬间, 不好检测罢了,换成交流电的话,就会有持续的电流,就会好检测的多。
: 也就是说,拿一个导线 靠近一个交流电源,即便不接通也会在导线上感应出微弱的电流。此外,靠近的姿态不同,感应的原理也不一样,分磁场感应和静电感应(个人分析的观点)。 这个实验好做一点,我在淘宝上都有看到这种装置了,弄几个三极管做放大检测就可以了。
:
: ...................
用直流电源给电容器充电,电流计的指针也是偏转了一下,然后迅速归零,说明这个电流也是瞬时的。如果一个线圈不行的话就多接几个试试,继续加长导线的长度,同时提高直流电源的电压
交流电不行,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我觉着还是用两个莱顿瓶来做这个实验比较好,更有说服力。莱顿瓶是用玻璃来隔绝正、负电荷的,与平行板电容器的用空气来隔绝正、负电荷相差不大
--
FROM 120.225.233.*
【 在 zdg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都不抓本质。 你说的这个试验,不可能按你的理论做的,因为电流很小的情况下,试验需要的检测仪器和手段都是依赖现有的理论制造出来。 找到这些检测设备,就证明你的理论是错的,都不要做实验。
: 所以其实反驳你的理论很简单,我现在能用手机发帖,就说明你的理论是错的。
:
那就算了吧,我都不明白你在说啥?
当然,你没有兴趣,更没有义务为了验证我的想法去做这个实验——这个我完全能理解。但你作为现有理论的拥护者,应该有责任用无可辩驳的实验让反对者闭嘴,这也是对科学的贡献
其实,当年伽利略认为潮汐就是由地球自转速度的不均匀性引起的,先前还不知道。你看,我站队伽利略,所以就说:物理世界原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匀速运动,伽利略的说法有道理,是对的
--
修改:md2006 FROM 120.225.233.*
FROM 120.225.233.*
【 在 zdg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提的质疑,你基本没回答,所以我也难得提了。
: 从你说 电解电容不能用开始,基本就属于胡搅蛮缠,不讲道理了。 为啥不能用电解电容,能讲出理由不?估计是你自己怕被打脸。
:
平行板电容器容量是很低,用大小2个莱顿瓶来替代应该也行。之所以要用平行板电容器,因为现在市面上普通电容器的绝缘用的大多都是可以极化的电介质(金属氧化物),更别说电解电容和超级电容了,它们用的都是电解质,就是为了排除产生类似电池的效应——————难道这不是吗?
--
FROM 120.225.233.*
【 在 zdg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类似电池的效应” 是一种什么样的效应,原理是啥,特点是啥,什么样的电容有这个效应, 不要张口就瞎编一个。
: 哪些电容有这个效应,或者说什么样特点的电容有这个效应? MLCC 陶瓷电容有没有这个效应,能不能用? 为什么莱顿瓶没有这个效应?
: 这个效应对实验产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会有这种影响?
: ...................
平行板电容器一般不具有实用性,而市面上的电容器以实用为主,品类众多,工作原理各异,用它们来验证基本的科学原理易产生歧义。教科书上在阐述科学原理的时候一般都是用平行板电容器的,因为它最简单,我先入为主的默认了,对此给你造成不必要的困惑和麻烦深感歉意。就这样吧,今后恕不再回复
--
FROM 120.225.233.*
【 在 zuiga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和一个初中无法毕业的老民科较什么劲啊
: 人家要是能回答你的这些问题,就不配当民科了
:
真羡慕你们嫩得都能掐出水来——水灵灵的小嫩手,让摸不?
还可以告诉你,俺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想得个低保都没门——听着舒服多了是不是?
俺现在做梦都天天盼着身体倍棒,城里有楼,乡下四间大瓦房,一个挺大的庭院,啥也不用干就可以生活无忧——但俺更喜欢耕读传家
顺便知一声:俺果园里,苹果有几百棵,品种好几个,从早熟的到中晚熟的都有。梨、柿子、大樱桃、葡萄、大枣各有数棵,就是没有桃,因为桃树的病虫害较重,所以不栽。庭院里的一棵大葡萄每年都能收货一二百斤,吃不了就酿酒、送人
--
修改:md2006 FROM 120.225.233.*
FROM 120.225.233.*